中国文交所:艺术金融化成趋势 市场需求高达6万亿

      几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迅勐发展,许多金融机构如银行、信託、基金等,纷纷介入艺术品领域,金融资本的介入,使艺术品成为一种投资产品,实现金融资本与艺术品对接、艺术品投资的融合,艺术资源变为金融资产。随着大量资本的介入及相关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国艺术金融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文交所董事局主席丁晓飞觉得从三个方面可以说明这一点: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人均GDP不断攀升,家庭资产勐增,诞生了许多新高净值人群,他们大多文化水准较高,品位较高,参与艺术品投资的愿望更加强烈;二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不成熟到形成体系,艺术品资源的价值被认知、开发、发掘,艺术品投资的回报率较之房地产、股票高很多,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争相加入;三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许多艺术品机构和金融机构都推出了新的金融产品,主要推出的有艺术品融资、艺术品信託、艺术基金、艺术品份额化等。艺术品投资已成全球公认的第三大投资形式,风靡全球。

  艺术金融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艺术金融化不但为金融产业的发展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是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艺术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悠久的歷史,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和投资业务最大的几家银行,包括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荷兰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涉猎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银行服务系统,下设有专门的艺术银行部。

  中国艺术金融化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中国艺术品机构和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途径,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目前,主要推出的有艺术品融资、艺术品信託、艺术基金、艺术品份额化等,其中艺术品份额化做得尤其出色,而艺术品份额化方面,中国文交所做得最为出色。中国文交所在短短三年的实际运营的时间里,已陆续推出了四十多个文化艺术品权益份额资产包,投资人会员高达五万余人,交易商会员近四十家,推介代理商多达600余家,遍佈全球,并以其为文化界和金融界做出的突出贡献,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和青睐。中国文交所秉承“根植中华、和合共赢”的经营理念,坚持走高端路线,所推出的文化艺术品权益份额资产包都是国际国内公认的顶级艺术大师的艺术精品,例如齐白石、张大千、陈逸飞的绘画,朱炳仁的铜雕,王怀民的瓷画等等。

  这些金融产品的推出加快了艺术与金融结合的进程和步伐。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艺术品值得投资,艺术市场只有在资本助力下,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在艺术品市场异常繁荣的今天,艺术金融已经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产业链条,不仅有自己的产品体系,还有独立的交易平臺以及相应的支撑和服务系统,艺术金融已经完全按照产业化的理念发展。“发展到今天,艺术金融取得重大突破,艺术与金融的对接不再是零散的、点对点的,或者仅仅是产品级的,而是体系性、产业化的形成,这标志着艺术金融已经真正进入体系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这是丁晓飞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

  艺术品市场需求高达6万亿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勐,交易额勐增,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交易额为975亿元。2013年中国艺术品的交易额稳居全球第二位,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24%(2013年全球艺术品成交总额为474亿欧元)。在此形势下,艺术金融也以强劲之势迅勐发展,2011年,不包括艺术品信託、艺术品融资、艺术品证券化,仅艺术基金一项就达到了50多亿元的发行规模。由此可见,艺术金融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蕴含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价值。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沐在中国经济和艺术品市场规模的基础上,计算出艺术品金融发展的潜力。根据巴克利银行的推荐数据: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如果以保守的5%作为对艺术品的潜在的需求进行估计,按中国130万亿元的财富这样一个保守的数字计算,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就是6万多亿元。

  6万多亿元的市场需求,带来了巨大的艺术产业发展空间,丁晓飞也认为,“艺术金融化会引发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就是文创产业,这个产业链太大了。”比如艺术授权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将艺术资源转化为日常用品,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也有机构试水。艺术金融化会衍生出很多类似艺术文创、版权买卖交易这样的产业,还有很多无形的艺术文物,它们的价值可以通过文创产业实现。

  目前,文化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艺术金融化无疑会成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艺术市场壮大,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借助金融化的手段,促进艺术的影响,只有以强有力的推广方式,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竞争中才能站得住脚。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