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术家千岛湖寻灵感 用鱼头创出中国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妮·凯瑟琳在进行创作 郑家平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妮·凯瑟琳的作品(资料图) 安妮·凯瑟琳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妮·凯瑟琳的作品(资料图) 安妮·凯瑟琳 摄

 

      日前,法国鱼头艺术家安妮·凯瑟琳(Anne-CatherineBecker-Echivard)来到浙江省杭州市千岛湖,进行《淳鱼故事》鱼 头艺术作品现场创作,把鱼头“嫁接”到人偶上。“主人公”摆出尽情享用美食的场景,吹起了一阵中国风。

 

  安妮·凯瑟琳是全球第一个鱼头艺术创意人。在她的模型中,主人公是那些穿着她做的衣服、身处她自己搭建的布景中的鱼。她会将这个小世界拍摄,不作数码修改,也不使用特技,简单地表达自己对消费、环保等理念。

 

  “我非常喜欢鱼,对鱼很尊重,自小便结下了缘分。鱼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动物,它的眼睛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睁着的,死后也不会闭目。”在安妮·凯瑟琳看来,“人类是从小鱼演变过来的,用鱼头来作为主人公,代表人类,是一个历史的循环。”

 

  鱼头是安妮·凯瑟琳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杭州千岛湖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风光旖旎,同时也盛产上百种淡水鱼,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

 

  “我的特长是用鱼头来做艺术品,可以和千岛湖的特色鱼头结合起来。”安妮·凯瑟琳说。

 

  这次安妮·凯瑟琳来到千岛湖,在千岛湖钓鱼岛傍湖创作。经过两天的准备,她设计了一个颇具中国风的场景,挂上了印有“福”字的大红灯笼。“主人公”则穿起了一身黑色的唐装。在他的面前有香喷喷的白米饭,“主人公”掀开鱼头汤,正准备尽情享用美食。

 

  再配上白色宣纸制成的背景,一黑一白的对比更是凸显了浓浓的中国风。

 

  此次创作的邀请方,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平告诉记者,这是在中国国内首次进行的鱼头艺术创作。“这次创作是艺术和千岛湖淳鱼品牌的结合,文化渔业、创意渔业是我们目前的发展方向。我们做了40多年鱼了,如今要做‘文化创意鱼’。”

 

  在这次安妮·凯瑟琳的创作中,有许多与千岛湖本地生活相关的故事,也有一些垃圾分类的场景。

 

  “在近2-3年内,我想重点讲述环保的问题。地球上的海洋污染非常严重,用鱼头来作为主题,也是为了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安妮·凯瑟琳说。

 

  据了解,在2015年2月,安妮·凯瑟琳会再次来到千岛湖,进行鱼头艺术作品创作展示。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