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魅力传千古 青瓷收藏有乾坤
瓷器是继邮票与古钱收藏之后又一为藏家所青睐的品种。中国是瓷器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中,产生了不少瓷器重镇,如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广东潮州等,其中,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的青瓷名窑,龙泉之名可谓享誉海内外。 从各大拍卖场的情况看,青瓷市场逐渐升温。不少人顺水推舟,导致市场中龙泉青瓷的质量参差不齐,古青瓷与当代青瓷怎么辨别?真正的龙泉青瓷特征是怎样的?中国文物网记者带您看龙泉青瓷。
瓷器展览现场
瓷器展览现场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于水秀) 说到瓷器,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五大名窑,即汝窑、哥窑、定窑、官窑、钧窑。五大名窑所生产的瓷器各有千秋,一般人会将它们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但说起龙泉窑,不少人觉得低一等,缺少五大窑的名气,殊不知,龙泉青瓷自古以来就是各大藏家争相收藏的“香饽饽”。北京市青城青国龙泉青瓷艺术馆丁一向记者讲述了龙泉窑的发展。
追根溯源
龙泉窑址多分布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历史记载,北宋时期窑址有20多处, 到南宋时有窑址40 多处, 多分布在大窑、金村两处,这两地的青瓷质量也是最高的。考古研究表明,龙泉窑始于三国两晋, 盛于南宋和元, 而衰于明, 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1500年的烧瓷史。龙泉受越窑影响较大,特征也与其相似,北宋早期之前其特点为: 胎质较粗, 胎体较厚, 釉色淡青, 釉层稍薄。北宋中期之后,博彩众长的龙泉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南宋至元代是龙泉青瓷的发展顶峰,南宋时期,工匠们在技术上有了改进,艺术上有所创新,出现了光泽柔和淡雅如玉的粉青釉和青翠透明似翡翠的梅子青釉,这两种釉色是后人所无法超越的。不只在釉色上,器型上面也有所丰富,并且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还出现了模仿铜器或者玉器的青瓷产品。元代时,龙泉青瓷在“海上陶瓷之路”有着重要的作用,元代的青瓷的品种相对于南宋有所增加,器型方面更加丰富, 除了大量的民窑外,已有部分官办或半官办窑场,烧制供奉朝廷器皿,但质量相较于南宋有所下降。明清时期,龙泉青瓷生产由盛转衰,大明《宪宗记录》记载,明早期龙泉窑承担了大量的宫廷用瓷烧制任务,所生产瓷器质量还属上层。明代中晚期,海禁的实施,导致瓷器销量锐减,龙泉瓷窑纷纷倒闭,直至清三代时期,龙泉瓷窑所剩无几,但由于皇室的需要,依然苟延残喘。民国初期,龙泉瓷窑逐渐衰落。
鉴别要点
龙泉青瓷,享誉中外,深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国内除龙泉本地之外,景德镇青瓷也很有名,依托“瓷都”的雄厚实力,在龙泉青瓷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色彩上,还包括器型,大有“青出于蓝”的趋势。不只是国内,国外的仿品也有很多,但由于技术欠缺火候,加上原材料的不同,国外所生产的龙泉青瓷只是形似,实质却相差千里。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物收藏掀起了一股热潮,龙泉青瓷也吸引了大批藏友的视线。在高额的利润面前,假货应运而生,这对龙泉文化的传播以及龙泉青瓷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小到民间的简易作坊,大到专业的青瓷生产机构,青瓷生产处处可见,赝品得真实程度有所提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还有甚者,专门进行做旧处理,欺骗藏友。这就要求收藏者要掌握相关的陶瓷知识,多看,多接触。关于龙泉窑瓷真伪鉴别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1、 器型: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印记,龙泉窑瓷也不例外,龙泉窑瓷的风格与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作为历史的缩影呈现。当代仿古瓷器,一般会选择某一时代较著名的器型烧制,但是这种往往只是抓住了型,在神韵方面大打折扣。相对于龙泉瓷的灵动,仿瓷多呆板、僵化,整体比例失调,美感缺失。
2、 胎釉:龙泉青瓷以粉青、梅子青釉著名, 烧制时一般加入的不是现代人所选用的化学配方,而是传统的植物草木灰,也对于烧制者的技艺有很高的要求,很多的仿制者在这个过程中只注重型的相似,根本不知道釉的产生方法,釉面粗糙,没有光泽,很容易辨识出真假,但也有个别仿制高手, 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运用各种手段将其作品制作得天衣无缝,以达乱真的目的,这就要求收藏者对瓷器有所了解。其实除了器型和胎釉之外还有青瓷的装饰也可以作为鉴别真伪的根据。仿制者一般只是对珍品有部分了解,不可能完全模仿。因此,藏客在购买时要仔细辨认,说不定在细节处就可找出破绽。
(本文观点为受访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责任编辑:水秀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