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艺术家首次“闯入”秋拍夜场
2014-09-16 10:42:42 来源:新京报 已浏览次
香港拍场即将于10月上演今年中国艺术品秋拍的第一战。日前,香港苏富比、保利香港在京举行秋拍预展,中国嘉德香港拍卖也公布了其秋拍阵容。其中,香港苏富比将在定位于高端藏家高端拍品的夜场上首度推出7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而中国嘉德香港秋拍中也首推“万象——华人水墨新时代”专场。不过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今年秋拍整体行情趋于平稳,或难现亿元拍品。
三位70后艺术家作品上夜场
希望“吸引更多年轻藏家”
自香港苏富比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以来,方力钧、张晓刚这批60后艺术家便成为主力。尤其明显的是,定位于高端藏家高端拍品的夜场拍卖中几乎全是60后以及年代更早的艺术家。然而这样的局面或将从今年秋拍开始改变。
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告诉新京报记者,秋拍当代亚洲艺术夜场将首度囊括贾霭力、刘韡和王光乐的三件代表性作品,“主要原因是这三件是三位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分别代表了70后艺术家这批创作现状。”此外,林家如也强调此次秋拍当代艺术日场中,年轻艺术家的数量也有扩大,“整个收藏群体也在年轻化,我们希望通过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吸引更多年轻藏家的参与。”
事实上,1979年出生的贾霭力,早已被资本追逐,并成为70后艺术家群体中较早进入卖价超百万的百万军团。其代表作品便是“疯景”,表达了贾霭力对自己痴迷的艾略特诗作的敬意。在这一系列创作中,贾霭力展现了一幅兼顾寰宇与尘埃的世界图景。此次上拍的《疯景1号》便来自艺术家早期最重要的同名系列。而1972年出生的刘韡被评论界称为“非常活跃,善于制造奇观的艺术家。”新世纪的最后几年,尤伦斯、美籍华人张明等收藏家纷纷将眼光瞄准了他。其作品有着国际化的艺术语言,创作于2008年的《紫气系列H2》来自艺术家最重要的平面创作系列。
嘉德、保利进军香港第三年
以当代水墨把蛋糕做大
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进军香港市场已迈入第三个年头。这两家拍行似乎用实际行动证明其扩大香港市场的努力。其中,此次秋拍中两大公司纷纷推出当代水墨专场。
记者了解到,此次中国嘉德香港秋拍中将首次推出“万象——华人水墨新时代”专场。其中不仅包括吕寿琨与刘国松及方召麟三位香港现代水墨先驱之佳作,也将展示藏家赵无极、潘公凯、刘庆和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作品。中国嘉德(香港)方面称,希望通过此专场探讨在当代视觉文化与当代艺术表达的语境中,水墨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而去年首次在香港推出中国当代水墨专场的保利香港此次则将呈现黄永玉的《自助餐》等中国当代经典水墨以及当代新水墨领域的创作。保利香港拍卖中国当代水墨部门主管唐丽丽告诉记者,保利香港当代水墨专场由经典水墨和新水墨构成,目前新水墨份额一直在上升。不过相比画廊等一级市场中新水墨份额的快速增长,“拍卖还是比较理性的。”
内地拍场
民国名人手札亮相匡时
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近期也相当活跃。昨日开始,北京匡时推出的夏拍开始预展。同时,嘉德四季第39期拍卖会也将于9月17日亮相。其中,阮毅成旧藏民国名人手札将亮相匡时夏拍。
阮毅成上世纪四十年代任浙江省民政厅厅长,所交多为军政、文艺界名人。这批集中在四十年代的290余通信札,有120余位历史现场的当事人关涉其中,包括陈叔通所致31通、沈钧儒所致32通。此外有马叙伦、马寅初、张伯苓等人手札。随着拍卖手札浮出水面,也为20世纪风云际会补充了更多的细节。
延伸话题
中国当代艺术难再破亿?
回应:单价过高,会冲走很多参与的人
尤伦斯夫妇藏品多次给香港苏富比拍卖带来振奋,其中就包括去年过亿的曾梵志《最后的晚餐》等明星拍品。
记者了解到,此次秋拍中,香港苏富比再度推出尤伦斯夫妇的当代中国艺术珍藏共37件拍品,包括方力钧1992年的《系列二(之四)》、曾梵志1997年的《面具系列4号》、张晓刚1995年的《血缘:大家庭1号》等。林家如向记者介绍,这37件尤伦斯珍藏中估价最贵的是方力钧《系列二(之四)》,估价为2500万至3500万港元。
除了尤伦斯珍藏外,此次香港苏富比所推的当代艺术板块最重头的拍品是刘小东创作于1996年的《违章》,该件作品被视为刘小东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是他最早以民工为题材、展现其对社会关怀的作品。苏富比对外宣布该件作品估价待询,不过据林家如透露《违章》将以5000万港元起拍。一旦成交将有望创下刘小东新的纪录。尽管有《违章》的存在,但今年秋拍香港苏富比似乎很难再度拍出亿元拍品。为此,“中国当代艺术亿元拍品不具可持续性”的话题也再度被关注。对此,林家如告诉记者,过亿是对市场信心的加强,因为有个指标性在那里,“但我个人并不希望目前中国当代艺术价格冲得太多,随便一件张晓刚作品过亿的现象并不是我想看到的。有时候艺术品单价过高,门槛就过高,会冲走很多参与的人。为什么现在大家关注年轻艺术家,就是因为某些艺术家的作品已经超过了藏家接受能力。”
责任编辑:小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