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价值重在人工,高端苏绣值得珍藏

众所周知,苏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代社会相比较,苏绣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作为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其收藏价值越来越多为人所重视。纵观最近几年的拍卖会,苏绣的价格节节攀升,屡创新高,那么,为什么苏绣的收藏价值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其收藏价值?近日,北京工美•当代大师艺术品投资交易中心郑婧博部长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美展览苏绣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于水秀)苏绣是四大名绣之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人力成本的上升使其升值空间加大


       郑婧博表示苏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近几年对文化的政策导向使艺术品投资收藏市场更加繁荣,为收藏投资苏绣做了良好的铺垫。另外,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手工技艺逐渐为大机器生产所代替,这就直接导致传统工艺濒临失传。传承苏绣,不只是传承苏绣的制作技艺,更多地是苏绣的历史文化价值。苏绣的制作程序繁复,做工耗时长,需要创作者有耐心和定力,年轻人的浮躁往往会事倍功半,创作不出精品,导致掌握这门技艺的年轻传人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传承断层的现象,因此,人力成本的上涨和近几年人们对绣品的深入了解和青睐以及苏绣作品的唯一性都使苏绣的价值具有巨大的上涨空间。


       在原材料方面,郑婧博介绍说,苏绣的制作材料为蚕丝线,是天然的蚕丝。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触感舒适,手感滑爽丰满,与苏绣的色彩相辉映,更是光彩夺目。这种材质防腐防潮,相对于字画等纸质文物,保存时间较长,不易变质。


       高端精品才具有收藏价值


       在谈到何种苏绣值得购藏时,郑婧博说随着苏绣被收藏界逐渐重视,其收藏与投资潜力也被藏家看好。苏绣本身就是一件奢侈品,之所以称为高端苏绣,又要回归到人力的创作当中。苏绣的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是要经过时间沉淀方可出精品,因此,从长远来看,高端精品才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多年来,顶级绣品年均涨幅稳定,从各大拍卖行反馈的信息中可以看出,苏绣是绝对强势收藏门类,升值空间潜力无限。


       针对当下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社会环境,郑婧博说要遵循市场规则,只有遵从规则才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共赢。为此,工美•当代大师艺术品投资交易中心会举办系列的雅集,将不同艺术品集合在一起,在推广苏绣的同时,提升一种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名人”、“名品”市场走俏


       在工美•当代大师艺术品投资交易中心,记者看到了不少的苏绣作品,大部分苏绣作品均出自名家之手。郑婧博告诉记者,苏绣虽然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但作为较为高端的艺术品,加之媒体宣传的相对欠缺,挑选经验的缺失,目前,“名品”、“名人”系列走俏。所谓“名品”,就是名画或者是名家创作的复制品,如果创作苏绣的人并不是有名的大师,消费者一般会选择这类苏绣,尽管苏绣只是这些名作的再创作,但是针与线的结合,运用新的艺术形式的新的诠释,增添的更加浓郁的艺术气息。“名人”系列顾名思义就是名家创作的苏绣,这些名家往往都是中国现在泰斗级苏绣大师,非凡的创作技艺与声名远播相结合,消费者自然会慕名而来。

责任编辑:水秀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