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藏如何避免“土豪风”
2014-09-02 10:23:09 来源:投资与理财 已浏览次
2013年国内企业收藏资金规模继续增长,整体规模约在 6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为33%,其发展之迅猛不可小觑。
近年来,企业收藏已成为国内艺术品收藏愈加重要的参与力量。据统计,2013年国内企业收藏资金规模继续增长,整体规模约在 6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为33%,其发展之迅猛不可小觑。然而整体看来,企业目前仍缺乏建立系统收藏的意识,在藏品选择上,要么仅凭企业主的个人喜好,比较随意;要么单纯以投资增值为目的,选择过于功利或保守。
针对企业收藏的种种迷惑,不妨从最基础的功能性、实用性角度分析,企业收藏的构成究竟如何?到底该收藏些什么?
环境装饰:让空间兼具品质与内涵
装点空间,美化环境,可谓艺术品的基本功能。房间中点缀几件艺术品,通常能够凸显主人不凡的品味与格调,国内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尝试在办公空间陈列艺术品。然而,由于眼光的局限,大多企业还停留在张挂装饰字画的层面。结果,陈旧俗气的风格与装修现代的办公环境格格不入,更遑论提升企业的环境品位。
其实,企业收藏对于环境的作用并不仅装饰、美化这般简单。陈列在企业办公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还应考虑到艺术品对企业员工与客户的心理效用。成功的企业收藏,不仅要注重艺术品的视觉审美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艺术品丰富的内涵,传达企业的精神、文化内核。
在西方,部分企业收藏的方向也通常由企业主主导,但他们并非完全依据个人喜好,而是会聘请专业的艺术顾问,并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建立收藏体系。这样的收藏可能会围绕某一特定审美趣味或流派,但绝非纯粹装饰性的,而是与公司希望树立的形象紧密结合。例如,汽车企业在选择艺术品时,偏向于那些表现汽车的且具有时代性的作品,IT行业则更关心所购买的艺术品是否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著名的瑞士食品公司雀巢,是海外企业收藏的经典案例之一。自创办以来,雀巢曾零星赞助并购买过一些艺术品,1984年保罗?乔尔斯担任总裁后,开始大力推行艺术项目。乔尔斯在任期间,兴建了雕塑公园,并委托佩尔?柯克比、乌尔里希?拉克雷姆等瑞士本土以及在瑞士工作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创作作品。这批当代艺术收藏,在1991年举办的“雀巢艺术基金会”展览中大放异彩。乔尔斯的一系列举动不仅极大改善了公司的办公环境,还通过支持、推进瑞士的当代艺术创作,向所有员工和客户传达出雀巢以瑞士为基点,建立富有创造力的国际化集团的雄心。反观国内一些企业的收藏旨趣,美化环境尚且达不到,遑论传达企业文化。
企业标志:提升品牌文化形象
一个公司的身份定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比较常规的有商标、Logo设计、品牌建设、广告投放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不满足于这些传统且过于强制性的方式,而选择向艺术家订制作品或进行跨界合作。这样一来,企业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明显加强,相对于默默无闻的收藏,也更具有事件性和新闻点,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宣传推广。
较为成功的案例不得不提到汽车品牌宝马的艺术汽车项目。上世纪70年代,艺术商人同时也是法国赛车手的埃尔维?普兰希望可以将艺术和赛车这两项事物结合起来,于是他向宝马公司提议,邀请艺术家重新塑造BMW 3.0CSL(拥有480匹德制马力的BMW赛车)外观,宝马采纳了这个富有创造性的提议。于是在1976年,普兰邀请他的朋友、著名雕塑家亚历山大?考尔德设计了全新外观的BMW 3.0CSL,堪称一件可移动的艺术品。
自此,宝马广泛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参与艺术汽车项目,这些出自安迪?沃霍尔、洛伊?李奇登斯坦、弗兰克?斯泰拉、罗伯特?罗森伯格、大卫?霍尼克等艺术名家的独特作品,令人过目难忘。
2007年,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用造型奇特的冰结构作为BMWH2R赛车的外壳,以一种复杂而诗意的方式反映了移动性、暂时性、可再生能源和汽车生产与全球变暖的关系,也将宝马的企业形象提升到尖端科技与人文关怀兼具的新高度。在此项目之外,宝马还有许多其他的订制收藏形式,通常与新车款的发布相结合。
文化资产:青年艺术家值得关注
企业艺术收藏作为企业资产配置、财务安排的一种手段,已被多数企业所认可。在有潜力的作品处于低位时购入,在出售时获取一定回报,无可厚非。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艺术是一个十分陌生且存在较大风险的投资领域,若在其上寄予过多期望并大量投入,实在得不偿失。
据中国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企业收藏以书画和瓷器杂项等传统艺术品为主,2013年,传统艺术品类在整个企业收藏中所占份额高达82%。这一数据是非常惊人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多数企业存在的收藏误区。收藏品类如此集中于字画瓷杂,显然是对其保值增值功能的过分看重,由此导致收藏品类单一,难以形成体现企业文化、气质的收藏体系。更有甚者,使购买艺术品沦为纯粹的投资行为,彻底失去收藏的意义。
而一些更具活力的企业则把眼光瞄向当代艺术。从国外成熟的收藏态势来看,当代艺术是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收藏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最鲜活、最具创造力的部分则来自年轻艺术家群体。
相对于创作风格已趋成熟、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已有定论的大牌艺术家,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轻艺术家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
除了对企业收藏体系学术上的贡献,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形式更加多样化,并喜欢尝试新颖的媒材,能够于公共空间中呈现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青年艺术家思路较为开放,且易于沟通,也是企业愿意与他们合作的原因。此外,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当前价位相对较低,未来升值空间较大,即便从经济角度考量,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当然,青年艺术家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其构成也良莠不齐,在此提出,仅是为企业收藏多提供一种可能方向,选择仍需慎重。
企业收藏看似复杂的构成、考量因素,归根到底离不开“空间装饰”“企业标志”“文化资产”3个范畴。企业在选择艺术品时,如能从这些根本、实用的原则出发,牢牢把握艺术品的文化特质,并与企业自身气质相结合,定能建构一个质量颇高且独具特色的企业收藏体系。
责任编辑:小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