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客出国买卖黄金不划算:欧洲无千足金概念
资料图
记者赴海外调查发现 欧洲首饰含金量多在65%~90% 且缺回购环节
又到了旅游旺季,“境外买金”一度是中国游客莅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常规购物项目之一。然而,记者近期走访欧洲市场,发现类似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民间黄金交易并不兴旺、回购业务绝非通畅,黄金产品成色普遍不高,中国游客在此买卖黄金与其他贵金属产品,并不是很划算。
提醒一:欧洲国家无“千足金”一说
记者走访了西欧多个发达国家,发现即使是在伦敦、巴黎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商业街上的黄金首饰专卖店也是凤毛麟角。德国法兰克福等城市街上更是见不到任何黄金专卖店。
而且,在伦敦市海德公园东北角的两家首饰商铺,记者发现,店员口中的“黄金首饰”绝大多数并非中国人所说的“千足金首饰”,而是类似于中国人的K金(75%含金量黄金),含金量在65%~90%不等(商标上都有明码标注成色)。
即使是会讲中文的店员,也不知“千足金”。一位姓陈的华裔营业员告诉记者:“欧洲国家的黄金首饰看重款式,不看重成色,较少销售达到99.9%成色的产品。因为成色高的黄金质地过于柔软,不适合加工成款式复杂的首饰,不被设计师们所青睐。”
提示二:买了金条无处卖
“去年我买的金条,在美国找不到地方卖!”近日,旅居美国芝加哥的白领曾女士向记者抱怨说。据她所言,去她在加利福尼亚的华人珠宝商处购买了一些投资型金条,之后返回了美国东北部地区。今年遇到金价反弹,她却发现没有商家愿意回购她的金条。“银行、珠宝店都说没有这项业务,可能去加州卖给华人。”
而记者在欧洲市场采访的情况也与之类似。被中国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世界上最大的黄金交易所——“伦敦黄金交易所”实际上并非一个“场所”或一个固定的平台,而是与香港金银贸易场类似,只是一个通过各大金商的销售网络连成的无形市场。
记者走访该交易市场了解到,该平台由五大银行类会员及一些有资格向他们购买黄金的企业组成,然后延伸至各个加工制造商、中小商店和公司。交易时由金商根据各自的买盘和卖盘,报出买价和卖价。黄金的纯度、重量、交割时间等都可以选择。
由于并无统一的报价、规范机制,普通投资者手里拿着黄金或金项链想要卖给交易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开展“旧金回购”生意的商家数量非常有限。
提示三:带黄金入境超200克要交税
记者还了解到,依然有很多中国游客在这些地区买黄金。一是发达国家崇尚设计,名牌珠宝多,黄金制作的名牌珠宝款式多样,更能满足中国富裕阶层的购物欲;二是欧美地区的部分非名牌黄金首饰,价格要比中国大城市的便宜,华人所开店铺中的产品尤其如此。
为此,需要提醒游客的是,回家入境时,单人所携带的黄金的重量不能超过200克,按照目前的黄金现货价格,约折合5.3万元人民币。如果购买产品中有黄金首饰,则该数额可以适当增大到6.3万元(黄金首饰有加工费)。
如果携带黄金超过200克,将被海关视同进出口货物,须进行书面申报,要征10%的税才可放行。
“实际上,境外买金条根本不划算。”广东粤宝的投资分析师王超宇提醒市民:“我们说香港金首饰便宜过内地,是因为其加工费收得低,相对于现货金价的‘升水’要少;但金条本来就是现货,全世界基本都是一个价格(差异在于汇市即时波动),内地的金条手续费便宜的也有几元的,不比发达国家、地区的多。”
记者详细调查市场后发现,广州现货金条(投资型金条)手续费多在8~15元/克,香港市场的金条手续费也要5~15元/克,伦敦华人金店的金条手续费高达20~30元/克,境外买金条并不划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