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黄金珠宝玉石饰品抽检:合格率不足50%

      浙江省工商局30日公布,近期对流通领域黄金珠宝玉石饰品抽检结果显示合格率不足50%,存在标签标注混乱缺失及质量不合格等诸多问题,包括中国黄金、周六福等大品牌经销商上了黑榜。

      黄金珠宝玉石商品是浙江传统热门消费领域。据统计,去年浙江省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金银珠宝类零售额达180.3亿元,同比增长34%,消费势头强劲。但同时,有关黄金珠宝玉石方面的消费投诉也在不断增长。今年1-6月,首饰类商品投诉326件,同比去年增加15.6%,单笔涉及金额最大为2.9万元。

      针对该行业存在的突出现象,浙江省工商局对流通领域的黄金珠宝玉石饰品进行了抽检,抽检结果表明,共抽取的23家经销单位销售的92批次商品中(其中贵金属19批次、珠宝玉石73批次),不合格48批次,合格44批次,批次合格率47.83%。

      不合格的品牌有:周六福、南亚、尚晨珠宝、中国黄金、义源、晶永恒、卡地亚、明希;合格的品牌有:周大福、老凤祥、明牌珠宝、老庙黄金、越王珠宝、爱是唯一等。

      工商部门还着重披露了此次抽检问题较多的经销商。标注“中国黄金”品牌饰品抽样36批次,不合格6批次。标注“周六福”品牌饰品抽样7批次,不合格7批次。标注“卡地亚”品牌饰品抽样5批次,不合格5批次,均为珠宝玉石。

      不合格批次中,47批次不合格产品均为商品标识不合格。另有台州市椒江金老爷珠宝商行销售的一款标称商标为“中国黄金”金Au750锆石戒指以人工宝石“合成立方氧化锆”冒称天然宝石“锆石”涉嫌以假充真。

      “普通老百姓无法辨识黄金珠宝玉石的品质好差,标识标注既是经营者对商品质量的一种明示担保承诺,也是消费者识别商品、购买商品以及事后维权的重要依据。”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长吴国升告诉记者,作为特殊商品,黄金珠宝玉石具有辨识专业性强,单价金额高,保值增值等特性,其标识标注有别于普通商品,是国家强制性标准。

    浙江省消保委通过消费调查发现,部分品牌企业(其中不乏全国性知名品牌)为追求规模快速扩张而采取加盟店经营模式,对加盟一方采取放任管理,在进货渠道、合格检验、标签管理、商品知识、人员培训等方面均不作认真把关,导致最基本的标识标签问题出现大面积不合格,需要引起行业的高度警醒。

    据悉,浙江省珠宝行业协会出台的《浙江省珠宝饰品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将于7月1日正式实行,对行业进行自律管理与约束。针对珠宝市场存在的问题,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珠宝贵金属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选购珠宝首饰要查验“标识”,并指导如何依法维权。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