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披露:谁在替齐白石捉刀治印
齐白石、罗祥芷、刘冰庵为李苦禅先生所治印的印谱。(李燕先生供)
1946年,齐白石与门人刘炳庵先生(1910—1973)的合影,以及齐白石在照片后的题字。(李燕先生供)
齐白石(1864—1957)是中国二十世纪里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以绘画和篆刻为其艺术两翼,取得了独创性的成就,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单论齐白石的篆刻艺术,大气磅礴,处惊不乱,百看不厌,可谓熔千年历史为一炉,开宗立派成大家,已为后世所敬仰。而中国历史上诸多艺术大家为世所累,请人捉刀代笔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齐白石亦未能免俗。问题有二:一、齐白石请人捉刀治印之事,在大师去世后的数十年间竟未见相关的文章披露,甚觉蹊跷;二、谁又能够替大师捉刀治印?
若要回答第二个问题,想必是要附有三个条件:1.捉刀者必须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力;2.娴熟于齐派篆刻的技法;3.与齐白石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笔者据目前所掌握的史料,可以确认有三位篆刻名家曾经在不同时期为齐白石捉刀治印。他们是姚石倩、罗祥芷和刘冰庵先生,皆为齐白石的高足。
一、最早为齐白石捉刀治印者:姚石倩
1932年9月19日,齐白石致姚石倩的信中写道:“近今四川又来一学篆刻者罗祥止,自言十二岁时即学篆刻,用工廿余年,未得门径,此人甚肯用心,又是一刻印家。吾之三千门客,弟外伊亦可为吾替人。人之心性不能知,但只知其聪明也。吾与蜀人之有缘深矣。”
据此信中“弟外伊亦可为吾替人”可知,在1932年以前,姚石倩曾经为他的老师齐白石捉刀代笔,这一点应该是确认的。
姚石倩(1879—1962)安徽桐城人,四川书画篆刻家,齐白石弟子。曾任国民党第二十八军秘书、北川县知事。著有印谱《渴斋印草》。1953年被聘入四川文史馆。
齐白石为姚石倩印谱《渴斋印草》序文曰:“刻印一事,隐僻者自能工。聊以自娱,不求称誉……门人姚石倩前丁巳年(1917)始从予游,庚午(1930)重来京华。见其所刻印,古今融化冶为一炉,删除一切窠臼。”
据此可知,姚石倩最早从游齐白石的时间是1917年,时年38岁。此时的齐白石为躲避家乡兵匪之乱来北京,住前门外郭葆生家,后因张勋复辟又随郭葆生逃往天津租界躲避,再回北京后住法源寺,于年底返回湘潭。在当时,齐白石虽然在琉璃厂的“南纸店”挂了润格,但是生意极为清淡,画根本没人要,印也就勉强糊口,以齐白石这样勤奋工作的人,完全没有必要请人捉刀。况且,姚石倩此时刚刚从游齐白石,对于齐氏风格和技法也未必能够迅速领悟,想帮忙,怕也帮不上。
责任编辑:小赖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