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上最美的十匹马
画中的马找到了艺术史上的骑手,他们有马的骑马,无马的骑梦。
从16000年前石器时代的法国拉斯科洞窟画开始,马就是艺术家最爱表现的动物。这大概是因为相比于其他非人类伙伴,马有更多的灵性,更能与人沟通。
在绘画中,马最早是猎物,随后成为冲锋陷阵的战马,或者充当伟岸者的坐骑和劳动者的同伴。在整个艺术史中,只有宗教艺术鼎盛的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时期比较少见马的踪影。在中世纪,城堡和骑士又怎能少得了马?而到18世纪以后,马在绘画中经常与赛马、猎狐等运动相关,德加就以描绘赛前的马场而闻名,斯塔布斯笔下的赛马更是匹匹鼎鼎大名。
每个时代的艺术家依照当时的潮流,都对马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到印象派再到抽象主义,绘画语言不断变化,对马的解剖学研究逐步让位于感性表达,在法国立体派画家梅钦赫尔(Jean Metzinger)笔下,马也变得跟“下楼梯的裸女”(杜尚)一样难解。
在绘画中,当马的角色是坐骑,是忠心耿耿的随从时,它总要与画面的主人公相得益彰,比如说,委拉斯凯兹画中罗斯王子胯下的小胖马就跟王子一样奶声奶气纯真可爱(《罗斯王子骑马像》,1635—1636),而大卫笔下的战马则跟正欲穿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一样打了鸡血似的亢奋(《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1800—1801)。
当马作为画面的主角时,它就是画马者的代言人。唐代的韩干、宋代的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固然不会直接将情怀题写在马旁,但其画风中却都隐含着教养和趣味。相比起来,当代人画马反而显得太热衷于注入意义。喜也好,怒也好,都不能由画家来说,而要让马在纸上说。
在历史上那么多画马的杰作中,以下是最令人难忘的马。其中有自唐代穿越而来的胖马,也有为民族存亡奔波的瘦马;有风中凌乱的马,也有岿然不动的马;有半途而废的马,也有因为太完美反而被讨厌的马;有市井间的劳动马,也有马戏团的声色犬马;还有画家进行色彩与线条实验的鲜艳马。
《列子》中九方皋是相马的高手,而在布罗茨基的诗歌《黑马》里,马才是伯乐,“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画中的马找到了艺术史上的骑手,他们有马的骑马,无马的骑梦。
最神气活现的马:《照夜白图》
唐代女人以胖为美,马也是胖的好。照夜白就是一匹肥马,杜甫还曾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批评韩干把马画得太肥了。
照夜白是西域大宛国进献的“汗血马”,作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骑,照夜白平时吃得好养得好,除了皇帝谁都不能骑,所以膘肥体壮、油光锃亮。也因为是皇帝的马,照夜白神气活现,仰头嘶鸣,奋蹄欲奔,拴也拴不住。在韩干画的那么多马中,照夜白是最有个性的,甚至看起来像是玄宗附体,简单几笔稍加渲染,已经勾勒出雄赳赳的姿态。
画中马的头、颈、前身是真迹,后半身是补笔。画上有南唐后主李煜所题“韩干照夜白”,又有唐代张彦远、宋代米芾题名。卷前有何子洇、吴说题首,卷后有元代危素、沈德潜等十一人题跋。
最风中凌乱的马:《调良图》
一阵大风刮过,吹乱了马的鬃毛,吹飞了马的尾巴,还差点吹掉了牵马人的帽子。虽然马一点儿也没有动,只是稳稳低着头,虽然赵孟頫没有画周围景物,也没给马配上精美的鞍具,马还是显示出生动的动态,一眼望去,好像在看一帧动画。马是黑底的,人是白描的,画得秀气细腻,牵马人似乎正在跟马说话,问它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还愿意继续往前走。
赵孟頫潜心钻研画马,明代王樨登在《浴马图》的跋语中就提到,赵孟頫画马十分投入,“尝据床学马滚尘状”。《调良图》是一幅真正以静制动的佳作,谁看了都会相信风很大,谁看了都会同意马很美。
责任编辑:小赖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