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线上交易:互联网闯进了瓷器店

      互联网改变了周遭的一切。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购的时节,有人预言,互联网将是未来艺术品交易的重要媒介。这个预言并非空穴来风。

 

  网络改变了世界

 

  也就是十年光景,电子商务就融入了都市生活。双“十一”电商促销的疯狂,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中国互联网领域领先的市场调研公司艾瑞(iResearch)市场咨询集团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8.1万亿元,增长27.9%。2012年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结构中,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的市场份额达到16.0%。”

 

  互联网的影响蔓延到了文物艺术品这家“瓷器店”。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从事艺术收藏类活动的电子商务网站约200余家,网络成交的艺术收藏品约100万件,交易额约10亿元;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的《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预期“未来10年内我国艺术品网络交易额将达到70亿元”。艺术品网络交易发展迅速:2012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平台的线上交易额11.26亿元,2013年上半年则超过了28亿元。

 

  2013年4月,英国希斯柯(Hiscox)保险公司与英国艺术市场研究机构阿泰戴克(Arttactic)发布《2013艺术品网上交易报告》。这份报告调查了101位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国际艺术品买家、130位国际知名艺术品收藏家和58家当代艺术画廊:71%的艺术品收藏家仅凭网上图片便购买艺术品,89%的画廊表示他们通常用作品的图片销售作品。这个数字让人难以置信。另一个令人惊讶的是近四分之一的知名藏家年度网购艺术品的花销在5万英镑以上。人们通常认为,版画和摄影作品在网上会更受欢迎,然而,调研结果显示绘画是网络销售冠军。

 

  报告指出:“有64%的藏家在网上购买艺术品只是通过网络进行购买,而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与卖家有任何的互动。买家最为关注的是艺术品的来历、流传出处和作品的真实性,当然网上卖家的信誉对于买家而言也很重要。买家在网上倾向购买具有唯一性的作品,尽管限量版画和摄影作品可能是最适合通过在网上销售的艺术品,但45%的买家喜欢购买独一无二的原作。有43%年龄在25至29岁的买家通过网络购买艺术品,年龄在65岁以上的买家中有55%的人表示他们会通过网络购买艺术品,另有18%的人表示他们愿意花费5万英镑以上的价格购买一件艺术品。买家习惯和性别也有关系,男女藏家在网上购买艺术品的习惯是不同的,女性藏家喜欢从画廊网站(52%)和在线画廊(31%)购买艺术品,而男性这两项的比例是48%和31%。”

 

  网络艺拍现状

 

  看似传统的拍卖行,从不甘心OUT了。苏富比2000年即触网。一份《美国独立宣言》原件以810万美元卖给了电视制片人、传奇喜剧演员诺曼・里尔(Norman Lear)。从那以后,苏富比努力地去说服客户将藏品放在网络销售。2002年6月,苏富比和电子商务巨擎易趣(eBay)合作,网上销售文物艺术品。在损失了100万美元后,苏富比2003年叫停了该合作,转而利用易趣的技术去完善自己的网上竞价系统以吸引客户在网上进行竞标。2010年,苏富比对全球范围内的拍卖会进行网络实时、在线竞标。2010年12月份的一场拍卖会上,通过网络向一位亚洲竞标者卖出了一件价值110万美元的白金钻石项链。

 

  佳士得触网晚于苏富比,却有后来居上之势。2006年7月推出Christie’s LIVE网上竞买服务,2007年春拍与现场拍卖同时运用。于是,拍卖师比以往又多了项任务,除了关注现场和电话委托外,还要随时关注来自网络的报价。2008年,网上竞标交易额5700万美元。2010年9月16日“思源堂中国古代青铜器珍藏”网上与现场实时竞标,商晚期青铜连盖方彝拍得330.05万美元;2011年12月美国影星伊丽莎白·泰勒遗产网拍,成交953.79万美元,成交率100%,竞价次数达5.7万次;2012年8月“签名葡萄酒窖藏”网拍,吸引了29个国家440多位买家;网拍延伸至中国工艺品,2013年7月“明镜白雪:高士爱兰德化白瓷珍藏”收获30.9437万美元,著名德化白瓷学者刘幼铮参与竞拍,铩羽而归!他感叹:“看来网拍也并不都能捡漏,佳士得网拍关注者众,质高价优的拍品,竞争比在线下拍卖还激烈。”佳士得发布的报告称:2011年网上竞买服务吸引了大量新客户登记,访客人数较2010年急增77%,29%的客户竞买来自于网上;2012年网拍的新客户比例为39%,而2013年头六个月的网拍中,46%的买家是新客户,访问佳士得网上专拍页面的用户中,73%的人此前从未访问过佳士得网站。

 

  德国的奥茨纳特(Auctionat),瑞典的彼勒库斯基(Bukowskis),美国的宏吉(Heritage)、英格瓦尔(iGAVEL)、内特-桑德斯(Nate D.Sanders),英国的阿特法特(Artfact)等也致力网拍。这些拍卖行、交易平台,或线上,或线上线下并重,或从线下转型。宏吉号称世界第三大收藏品拍卖行,拥有84.68万注册会员。英格瓦尔创办人据传出身佳士得,自称世界最大在线拍卖市场,与拍卖行、古董商、评估师携手,合作的拍卖师2.5万名,每年有13万买家参与竞拍或通过其网站参与其他公司的拍卖活动。奥茨纳特、彼勒库斯基经常推出亚洲艺术或中国艺术拍卖。

 

  凑热闹的还有奥耐特(Artnet)和阿特普瑞斯(Artprice)等艺术品网站。成立于1989年的奥耐特(Artnet)是世界上第一个价格数据库与网络交易平台,2001年推出网上竞拍业务,在亏损1100万美元后叫停。2008年,奥耐特重启线上拍卖,2010年交易额1200万美元,收益翻番并扭亏为盈。2012年1月18日,在90多个国家拥有130万会员的阿特普瑞斯(Artprice)以在线拍卖经纪商的身份推出了在线拍卖。

 

  开启中国大陆艺术品在线交易时代的是获得日本软银(SOFTBANK)、香港电讯(CWHKT)风险投资的嘉德在线,2000年6月18日上线,采取多专场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由于当时人们对于艺术品在线交易的认可程度不高,信用、支付等辅助系统尚待完善,网拍这一模式并未在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嘉德在线的主打低端工艺品、当代艺术品,单价多在10万元以内,以收藏和装饰为目的的白领是主流参与者。低端工艺品、艺术品的真伪问题不明显,网络拍卖可以满足购买者需求。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性的救市刺激了艺术品市场暴涨,2011年中国艺术市场攀至顶点,资本汹涌入市。这年4月18日,在线艺术品零售和在线拍卖市场HIHEY.COM开市,揭开了第二波中国大陆线上艺术品交易网站发展序幕。HIHEY.COM头年就交出了2439.8万元的成绩单,次年达5000万元以上,并获评黑马企业和未来之星。2012年之后,包括艺术品基金公司德美艺嘉在内纷纷推出线上艺术品交易系统。有媒体粗略统计,目前,中国大陆从事艺术品交易的网站上千家,无论是B2C(Business-to-Customer,即商家对顾客)商业模式的嘉德在线、赵涌在线,还是遵循C2C(Consumer to Consumer,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的淘宝网、博宝网、盛世收藏网,培育了大量的买家和拥趸。

 

  赵涌在线是网拍的弄潮儿。赵涌是上海泓盛拍卖公司董事长,2004年经营的线上业务仅为线下交易总量的10%。从那年始,他将线上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以纸币邮杂为主打的“赵涌在线”。2012年仅邮票交易额就近3亿元,较上年增长12.2%。2013年春拍,泓盛将15个专场全部上网,与现场同步竞价。据了解,近50位客户通过“赵涌在线”艺术频道参与线上实时竞投,六成为“赵涌在线”老客户,单个用户最高出价142次,最多中标21件。

 

  2011年4月上线的易拍全球,是国内古董艺术在线交易平台新星,与920多家拍卖行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出“在线竞拍”、“全球艺购”和“限时竞拍”,业务覆盖亚、欧、美、澳、非五大洲,注册会员超过10万,包括遍布全球的商家、收藏家、美术馆及博物馆专业人士、建筑师、银行家、基金和金融从业者、高级俱乐部会员,收藏爱好者等,吸引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点击。

 

  另外,艺术品交易门户雅昌艺术网推进艺术品交易。成立于2000 年10 月的雅昌艺术网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专业门户与最活跃的在线互动社区,拥有逾100 万专业会员、800 万人次日均浏览量。但是,将会员或浏览者发展为黏合度高的买家,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上述网拍仍限于收藏圈。与收藏江湖相较,商品零售世界则是海洋。今年7月初,全球电子商务领先平台亚马逊设立在线画廊,进军高端艺术品交易市场。亚马逊在线画廊的运营,类似去年秋季上线的亚马逊葡萄酒网直接与葡萄园和酒企合作的直营模式;没有瞄准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经销商,目标锁定在恒星光芒画廊(On Stellar Rays)、沃格特画廊(Vogt Gallery)等更小规模的经销商;佣金在5%至15%之间。淘宝网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网络零售服务商,有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保证,2011年5月首推艺术品拍卖会,2013年5月与北京保利推出“傅抱石及傅氏家族书画作品拍卖会”,成交276万元,成交率95%。自此,淘宝网几乎每月都与有关机构合作艺术品拍卖。家电销售巨头国美集团所属国美在线也试水艺术品交易。

 

  网拍艺术品并不稀奇,如果你足够“潮”、足够“艺术”,还有机会参加网上的艺术博览会。詹姆斯·科恩(James Cohen)夫妇2011年1月22日发起网上艺术博览会VIP Art Fair(VEIWING IN PRIVATE),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的138家画廊的2000多件艺术作品,不乏纽约高古轩(Larry Gagosion)、伦敦白立方(WhiteCube)等顶级画廊。2012年1月6日,HIHEY.COM推出HIHEY.COM/ARTFAIR在线艺术博览会,汇聚442位艺术家、15家画廊的1800件作品。这被视为“在充斥着无效和无序信息的中国艺术市场中,一个革命性的、基于数字化的、真正有效率的艺术品消费模式正在被创建。”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