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清乾隆,盒高9cm,长48cm,宽45.3cm。

 

  六方紫砂澄泥砚置于大紫檀木盒内,盒面填金隶书“萃珍含润”。每方砚分别配有随形的紫檀木盒,盒盖上部均嵌玉一块,上分别刻玉螭纹、兽面纹、玉卧蚕等,下部为填金隶书乾隆皇帝御题。此套砚是在澄泥中掺进一定比例的宜兴紫砂精心制作而成,澄泥中掺紫砂不仅使砚的颜色微现深紫而凝重美观,而且会增加研墨的摩擦力,使砚膛更加“吃墨”。据砚身题字可知,六方均为仿古砚,分别是仿唐八棱澄泥砚、仿宋玉兔朝元砚、仿宋天成风字砚、仿汉石渠阁瓦砚、仿汉未央砖海天出月砚、仿宋德寿殿犀纹砚。

 

  仿唐八棱澄泥砚,高2cm,直径10cm。砚八棱形,圆形砚堂。砚背面镌刻乾隆御铭:“一规内涵八棱砥,琢端匹绛润而理,平水圆璧安足拟。乾隆御铭。” 下有“比德”、“朗润”二印。

 

  仿宋玉兔朝元砚,高2cm,径10.5cm。砚圆形,砚面无砚池,雕有玉兔朝元图。砚背面镌刻乾隆御铭:“月之精,顾兔生。三五盈,扬光明。友墨卿,宣菅城。浴华英,规而成。乾隆乙未御铭。” 下有“比德”、“朗润”二印。

 

  仿宋天成风字砚,高2.3cm,长11cm,宽10.5cm。砚风字形,弯月形墨池。砚背面镌刻乾隆御铭:“春之德风,大块噫气。从虫谐声,于凡制字。谷则为雨,润物斯济。石墨相著,行若邮置。岂惟天成,亦有人事。拟而议之,既纯且粹。乾隆乙未御铭。” 下有“比德”方印。

 

  仿汉石渠阁瓦砚,高2cm,长14.9cm,宽8cm。砚长方形,圆形砚堂。砚堂上方镌刻乾隆御铭:“其制维何,致之石渠。其用维何,承以方诸。研朱滴露润有余,文津阁鉴四库书。乾隆御铭。” 下有“会心不远”、“德充符”二印。

 

  仿汉未央砖海天出月砚,高2cm,长14cm,宽9.5cm。砚椭圆形,月形浅池。砚背面镌刻乾隆御铭:“未央之砖,胡为署建安年?或三台之所遗坠,清漳而濯渊,似孙不察,谬为题笺,形则长以椭,声乃清而坚,嘉素质之浑沦,欲初月于海天,师其迹而不承其伪,是亦稽古之一助焉。乾隆乙未御铭。”下有“比德”、“朗润”二印。

 

  仿宋德寿殿犀纹砚,高1.5cm,长14.3cm,宽8.1cm。砚长方形,瓶形砚堂,瓶口为墨池。砚背面镌刻乾隆御铭:“琴古之产兮,星文彻端。异种足珍兮,辟尘辟寒。他山可磨兮,如瓶斯受。聊以寓意兮,取诸德寿。乾隆乙未御铭。” 下有“比德”、“朗润”二印。

 

  据题铭落款“乙未”可知,此套砚制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时期成套的仿古御用砚一部分出自宫廷造办处砚作,一部分交苏州按宫廷样式承做。这套御用紫砂澄泥砚的制作是交苏州按宫廷样式承做后再由宫廷造办处刻字人专门题刻砚名和乾隆御铭。

 

  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档案记载,澄泥砚加进宜兴紫砂的原料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成为乾隆帝的朱批御用砚。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