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人神兽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羽人神兽镜,东汉,1979年西安市文物商店移交。直径18.7厘米,重0.88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圆形,圆钮,柿蒂形钮座。柿蒂叶间饰简化的飞鸟,其外有栉齿纹和宽弦纹各一周。主区内外廓饰栉齿纹,四圆座乳钉。主纹为四乳相间四组纹饰,分别为:青龙配羽人,羽人双手持灯前伸,双腿作跽坐状;朱雀配禽鸟,二者均作展翅奔走状;白虎配仙鹿,鹿角粗壮,身上以小乳钉表示梅花斑纹;玄武配瑞兽,兽首有角,身上有豹斑和狮毛。四神足下以∧形折线表示山峦,周围填以流云纹和小鸟。宽缘上饰一周几何形双线折曲纹。

 

      这件四神博局纹镜纹饰繁复,刻画细致,线条流畅,图案中除四神外,增添了瑞兽、禽鸟、羽人等。其中的羽人,有较长的耳朵,身上有羽翼,腿上有羽毛。

 

      我国古代有关神仙思想的起源很早,其中就有表现修行成仙后长出羽翼,飞到天上成为仙人的“羽人”。古代文献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乡。”王逸注云:“人得道生毛,羽毛也。”《山海经》中也有羽人的描述,其中的《海外南经》云:“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羽人能生出翅膀,脱离尘世的神话观念与道家倡导的羽化升仙相类,都是祈求长生不老,脱离凡尘的美好愿望在器物上的反映。

 

      在出土文物中,最早的“羽人”是江西新干商墓出土的一件玉器套环羽人,羽人的身上已有羽翼。汉代的羽人形象除常见于铜镜纹饰上以外,还大量地出现在画像石上,其中有许多描写神仙境界的场面。如江苏雅宁县九女墩汉墓出土的画像石,有一幅表现羽人采摘和贮存仙果的石刻,上有一采摘仙果的羽人,作单腿跪状,头戴冠,头后有长发飘起,背上有羽翼,腿上有羽毛,伸手采摘仙果,与这件铭文四神博镜中的羽人极为相像。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