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霄飞
2014-07-15 18:14:19 来源:首都博物馆 已浏览次
1970年生,山西清徐人。1994年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分校)历史系文博专业毕业,副研究馆员,首都博物馆策划研究部主任。
龙霄飞,1970年生,山西清徐人。1994年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分校)历史系文博专业毕业,2002—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班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2004年赴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Victoria & Albert Museum)和不列颠博物院(The British Museum)工作进修。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首都博物馆从事历史文物、北京史地以及博物馆展览、数字化应用的研究,以古陶瓷研究与鉴定为专业方向,副研究馆员,首都博物馆策划研究部主任。
参与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的编写制定工作、北京市文物局“精宝”藏品管理软件的研制开发工作;参加了全国及北京市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参与创建了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
主要职务: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会员;受聘为首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博物馆评估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物局专家组专家、学术带头人、北京联合大学客座教授、文化部“文化行业专家资源库”专家,载入《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
主要着作:
1. 神灵与苍生的感应场—古代坛庙(合着),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2. 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合着),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3. 北京皇宫御苑的佛寺与佛堂,华文出版社,2004年1月。
4. 北京的宫殿坛庙与胡同(合着),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9月。
5. 帝都赫赫人神居—宫殿坛庙胡同王府四合院(北京人文古迹旅游丛书)(合着)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2月。
6. 符号中国?文化遗产卷(物质?下)(合着),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6月。
主要论文:
1. 试析北京地区出土的明代瓷器,《北京文博》,1999年第2期。
2. 简析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元代瓷器,《北京文博》,2000年第3期。
3. 玉壶春瓶考略,《首都博物馆丛刊》第十一辑,1997年。
4. 玉壶春瓶造型渊源及其演变规律,《北京文博》,2008年第4期。
5. 玉壶春瓶名称来源考,《北京文博》,2010年第1期。
6. 对馆藏几件古代瓷器时代的再认识——兼谈交叉期器物时代的确定
《首都博物馆丛刊》第十四辑,2000年。
7. 对馆藏几件珐琅彩瓷器的一点看法——兼谈珐琅彩与粉彩瓷器的辨别
《首都博物馆丛刊》第十五辑,2001年。
8. 首部博物馆藏古代青花瓷器之特色,荣宝斋,2000年第5期。
9. 取精用弘 兼容并包—西洋文化对明永乐官窑瓷器烧造之影响,《收藏家》,2007年第9期。
10.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古陶瓷鉴定入门推荐书,《文物天地》,2008年第7期。
11. 古陶瓷纹饰琐谈——莲瓣纹 八大码 变形莲瓣纹,《收藏家》,2008年第5期。
12. 古陶瓷纹饰琐谈——八仙的故事,《收藏家》,2009年第5期。
13. 古陶瓷纹饰琐谈——清净通明 吉祥八宝,《收藏家》,2009年第9期。
14. 青花的记忆并不遥远——写在“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之际,《中国文物报》,2009.4.15。
15. 对旧鼓楼大街元代窖藏青花瓷器性质的思考,《元青花瓷与中华文化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
中国国学出版社2009.8。
16. 溯往钩沉觅鸿爪——首都博物馆馆藏瓷器探研,《首都博物馆丛刊》第23辑,2009年。
17. 龙泉窑说,《文物天地》,2012年第6期。
18. 古代瓷器的真品与仿品,《文物天地》,2012年第8期。
19. 略论中国古陶瓷研究的一般方法,《首都博物馆丛刊》第26辑, 2012年。
20. 中国古陶瓷鉴定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假如这样——古代瓷器真伪辨赏》,北京出版社,2012.12。
21. 步入瓷器辨伪之门——谈中国古代瓷器鉴定的学习,《假如这样——古代瓷器真伪辨赏》
北京出版社,2012.12。
22. 慈禧瓷器中的墨彩器物,《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北京出版社,2013.5。
23. 略论中国古陶瓷器物名称英译的一般规范,《北京文博》,2002年第3期。
24. 牛津东方艺术博物馆藏中国早期青花瓷器(译作),《首都博物馆丛刊》第十三辑,1999年。
25. 中国古代文物中的龙, 《祥龙瑞彩——博物馆里过大年》,首都博物馆2012年1月。
26. 北京坛庙特色说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卷第1期。
27. 帝王们的精神家园—北京的皇家祠和庙,《文史知识》,2007年第8期。
28. 祠庙昭昭先烈名——北京祠庙漫议,《首都博物馆丛刊》第22辑,2008年。
29. 英国博物馆展览的策划与组织,《中国文物报》,2005.9.30。
30. 在享受中学习 在娱乐中体验—英国博物馆展览述议,《首都博物馆丛刊》第21辑,2007年。
31. 从“物”出发 以“人”为本——有关博物馆展览举办的几个问题
《首都博物馆丛刊》第25辑,2011年。
32. 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局域网述略,《中国文物报》,2005.7.25。
33. 多媒体展示是对博物馆形象宣传与展览的深化及提高,《中国博物馆》,2007年第3期。
34.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中国文物报》,2008.12.19。
参与撰写:
1.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文字撰写。
2. 《首都博物馆——二十周年纪念馆藏精品撷英》责任编辑、文字撰写。
3.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编委、文字撰写。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