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望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邵望平,女,1937年生于山东济南。1954年毕业于济南二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考古专业。1959年春夏,作为毕业实习,参加了新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始社会史的陈列设计,同年8月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研究实习员做起,1990年升为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1997年退休。其间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特殊津贴。2000 -200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访问、研究,此后侨居波士顿至今。

 

  一,田野考古实践:主要从事山东地区史前考古遗存的发掘。

 

  1959年9月至12月,从安阳队殷墟两处发掘工地正式开始了考古生涯(后来曾重返殷墟发掘)。自1960年起,到1987年基本结束田野工作,转入室内研究。其间,曾主持或参加了长江西陵峡的考古调查与试掘,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的发掘;参加过山东地区的几次考古调查、胶县三里河、渤海砣矶岛史前遗址、临沂凤凰岭细石器遗址以及滕县前掌大商代贵族墓地等发掘;并对梁山青堌堆遗址发掘资料进行过再整理。

 

  二,研究经历: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4年以前。文化革命前发表过一两篇小文。七十年代后期科学第二春来临之后,积前十来年的研习心得,发表了近十篇小题短文,其中只有《史前陶鬹初论》(《考古学报》1981年 期)一文算得上是一篇比较成熟的考古类型学的研习文章。七十年代后期,我还有幸协助徐苹芳进行了古代天文文物的调查、搜集工作,并编辑出版了有关的图集、论集。

 

  第二阶段自1984年发表《中国文明发祥地之一——海岱历史文化区》一文迄1993年接受写书任务。这一阶段主要围绕著中国文明起源的课题,对考古遗存进行综合的或专题的动态考察,发表了较多的论述,并逐渐形成了个人的史观。我史观、史论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蘇秉琦教授的史学·考古学系统理论:以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为核心,包括由从氏族社会到国家出现的“古文化、古城、古国”论;国家发展的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有关民族的组合与重组理论,以及由“庖 丁解牛”寓意的方法论等。一是考古所徐旭生老前辈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他对先秦文献,特别是对史前时代传说、追述,整理研究的科学态度与方法,是我走上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的研究道路的主要指路明灯。一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关于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发展动力的论述,成为我认识早期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

 

  在此段时期中,我还与天文学家合作在滇南进行了多个兄弟民族天文知识与历法的调查,为天文学起源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新见解;在海南岛、新疆、闽南等地进行了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及民俗的多次调查访问,为认识古代中国社会\文化获得了感性认识和珍贵的对比、参考;我还与古生物学家一起对我队发掘的山东兖州王因史前遗址出土的淡水蚌进行了合作研究,蹚出了一条准确复原古环境、认识环境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新路。这些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开阔了我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视野。

 

  第三阶段为1993年-1999年,全力投入作为《早期中国文明》大型丛书之一的《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一书的撰写。这原是我与丈夫高广仁早就想做的课题,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邀请,使之成为计日程功的主要任务。利用山东的考古资料与先秦、西汉文献结合写出从旧石器时代到秦王朝统一这样漫长海岱区上古史是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虽有先贤和当代学者做过个案研究示范,但由明确的史观一以贯之的系统论述却没有前鉴,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这就要求我们对逐年积攒起的考古资料再拾遗补缺并认真重读有关的先秦、西汉文献,然后用我们的史观重新解读重大历史事件。我们为此苦恼着,有时甚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但这也成为快乐的源泉。1999年完成,直等其他多部分册完成,才于2005年出版。拙作先后被《社会科学年鉴2005年》评为当年考古学优秀作品; 2009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优秀科研成果。这本书几乎成了我们学术财富的唯一,敝帚自珍。我们在该书结语部分提出了一些写作心得:一,历史上从来没有黄金时代。二,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三,礼制(不同于宗教)与暴力相辅相成是王权(国家)建立统治秩序的主要支柱。四,“工商食官”体制下的官工业是先秦物质文明的主要生产者。五,中国早期文明的发展几乎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中国古代早期都邑是政治权力的中心,而经济功能较弱。六,海岱地区古代国家的形态经历了由原始古国-方国-帝国的发展道路。七,海岱土著东夷族群经历了与夏、商、周族群和平与非和平地交融、相互浸润,逐步地、最终地汇入夷夏共同体之中,汉民族得以形成。八,王权的开明或贪鄙是影响文明进程的直接的、重要的因素。九,知识与知识分子——“士”的崛起成为文明发展的一大动力。十,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祖先崇拜发达,相对说来自然崇拜不发达。“周礼”还把规定之外的自然崇拜视为非礼的“淫祀”。总之,古代社会是在矛盾中前进的。

 

  第四阶段, 1997年退休之后迄今. 其间除在台北中研院、香港城市大学做过短期的访问、讲学外,2000年秋去美国, 靠了几笔科研基金,度过了在哈佛的五年学术生涯,把在写作《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一书过程中派生的诸多课题,如礼制在早期文明形成中的作用,淮系文化发展简史及其历史地位,海岱区早期民族的组合、互动与重组,古代玉文化作用与变迁等进行了再探讨,又陆续发表了十数万字的研究心得,成为我考古人生中的最后一搏。现承山东大学鼎力相助,惠予出版《邵望平史学·考古学文选》,分:中国文明多元源一统的发展道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征----以礼治国,海岱先秦族群史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主源之一 —淮系文化,中国古代玉文化,考古学专题论述,考古文史丛谈等几个部分,收入我的三十多篇论文,为我的考古一生画上一个句号。 

 

  三,科研成果:

 

  在五十余年的考古生涯中,我共发表学术论文百来篇。参加了《新中国的考古收获》(196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985-1988年,分别由文物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天文文物图集》、《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由文物出版社分别于1981、1988年出版),《考古精华》(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以及《中国文明的形成》(由中国新世界出版社、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分别出版中、英文版)等十部集体著作的撰稿或组织、编辑工作。其中《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我获国家出版署颁发的荣誉证书,以表彰我的编辑工作;《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也获的另一个奖项。我与高广仁合著的《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一书,被《中国社会科学年鉴2005年》评为考古学优秀著作、 2009年获得中国社科院离退休人员科研成果奖。

 

  我深知,不论是我对文明起源、早期文明发展道路、对天文学起源等的探讨,还是对民俗、民族材料、古环境变迁史料在史学、考古学研究中的运用,都只走出一两步而已。自以为是的 “小有所得”,很快就会在汹涌澎湃、后浪推前浪的学术大潮之下湮灭、逝去。我高兴地看到了中国考古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巨大的成果和憧憬着辉煌的未来,感恩于祖国人民的培养;并对社科院考古所数十年踏实、敬业的学风,苦干、清廉的所风对我的熏陶心存感激。我怀着如此乐观的心情,向正在攀登科学顶峰的后起之秀喊一声“加油!”,道一声“珍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