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端琚
谢端琚,男,生于1932年12月,福建闽清人。研究员。
幼年就读于闽清县东山小学、昙溪小学,毕业后被保送至天儒毓真初级中学学习,高中在闽侯中学就读。1951年考取福州大学历史系,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转至厦门大学历史系。1955年毕业后,同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考古研究工作。曾任考古所原始社会考古研究室主任、高级专业职称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甘青考古队队长等职,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和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我的学术生涯主要是从事田野考古,以原始社会考古学为研究方向,河南、甘肃、青海、黑龙江、云南、香港等10多个省、区,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的工作经历是:
1956年秋季~1957年春季参加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发掘,兼任辅导员工作。
1958年起任甘肃考古队队长,主持刘家峡水库区永靖张家咀辛店文化遗址发掘。1959年率队赴盐锅峡、八盘峡水库区进行考古调查。同年发掘永靖秦魏家与大何庄齐家文化遗址。1960年先后主持发掘永靖县姬家川辛店文化遗址与马家湾马家窑文化遗址,后者首次揭露出马厂类型房址。
1963年~1964年参加吉林敦化县六项山渤海国贵族墓地和黑龙江宁安县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调查发掘。
1972年11月~1873年1月,协助云南省博物馆举办文物考古训练班,并参加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973年6月~10月,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合组黑龙江流域考古队,参加发掘绥滨同仁遗址。
1974年~1993年任甘青考古队队长。1974年~1980年,与青海省文物管理处合作,共同主持乐都柳湾遗址发掘。该遗址是我国已知出土彩陶最多的一处史前文化遗址。
1981年~1990年主持发掘甘肃天水师赵村和西山坪两处史前遗址,文化内涵包括大地湾一期文化、师赵村一期文化、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多种遗存。
1991年~1993年发掘甘肃武山县傅家门新石器时代遗址,它是以石岭下类型为主要文化内涵的遗存。
1991年夏,应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邀请,鉴定该馆收藏的彩陶。
1993年12月应邀前往日本进行学术访问,并在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举办的学术报告会、驹泽大学史学会和日本中国考古学会联合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作题为《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演讲。
1996年3~5月参加与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合作对香港南丫岛大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001年8月应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邀请,赴台参加该院举办的“黄河流域史前玉器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题为《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玉器研究》的演讲。
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我所考古编辑部审稿。
我在考古研究中取得的学术成果主要有:
1.《庙底沟与三里桥》(合著),科学出版社,1959年。该报告最早指出仰韶文化存在不同的文化类型,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存在承袭关系。此书于2011年出版英文版,张光直作序,称:该报告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英文版无疑将有助于把它置于世界考古经典之列。
2.《青海柳湾》(主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3.《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合著),文物出版社,1984年;
4.《青海古代文化》(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5.《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合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6.《西北五省(区)考古学文献目录》(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7.《辞海》(1989年增补本)(合撰),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
8.《辞海》(1999年版)(合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9.《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合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10.《大辞海•文物与考古学分册》(合撰),上海辞书出版社,考古学辞条已基本成稿;
11.《陶瓷史话》(合著)(《中华文明史话》丛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陶瓷史话》(《中国史话》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再版;
12.《师赵村与西山坪》(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3.《六顶山与渤海镇》(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14.《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文物出版社2006年再版;
15.《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6.《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7.《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2期;
18.《齐家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继续和发展》,《考古》1976年6期;
19.《试论齐家文化与陕西龙山文化的关系》,《文物》1979年10期;
20.《试论齐家文化》,《考古与文物》1981年3期;、
21.《论石岭下类型的文化性质》,《文物》1981年4期;
22.《甘肃永靖张家咀与姬家川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2期;
23.《甘肃永靖莲花台辛店文化遗址》,《考古》1980年4期;
24.《甘肃天水地区考古调查纪要》,《考古》1983年12期;
25.《试论我国早期土洞墓》,《考古》1987年第12期;
26.《略论辛店文化》,《文物资料丛刊》第9辑;
27.《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考古学年鉴》(三篇),1986、1988、1990年;
28.《略论齐家文化墓葬》,《考古》1986年2期;
29.《论中国黄河流域古代彩陶艺术》,《故宫文物月刊》第十六卷笫七期(总187),台北,国立故宫博物,1998年;
30.《论中国史前卜骨》,《史前研究—西安半坡博物馆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1998年;
31.《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玉器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19卷第2期,台北,国立故宫博物,2001年;
32.《从考古窥探伏羲时代的历史背景》,《伏羲文化论丛》,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33.《师赵村一期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
34.《宁夏史前考古概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
35.《黄河上游史前陶器符号与图像研究》(合著),《考古学集刊》第16集,2006年;
责任编辑:小明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