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香

女,1929年出生,河北省东光县城里人,职称:研究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简 介 

 

  郑振香,女,1929年出生,河北省东光县城里人,职称:研究员。

 

  1975年冬,安阳地点开展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修水渠等活动。我们到现场观察,发现在所修水渠的北边缘外,有草拌泥烧土块,是古代的建筑材料,我们便着手清理这处建筑遗迹,结果发现一处类似手工业作坊的地下式建筑遗址。在长方形房址填土中发现为数比较多的原始瓷片和硬陶残片,器形有豆、罐等,为一般遗址所少见,为研究原始瓷片补充了新资料,更可贵的是在遗址内还发现了10多件小型玉石工艺品,有些圆雕做动圆形,如石鹿、石鸭、石鳖、玉龟、玉鳖、玉兽面和鱼形磺等,另有带柄样式蚌戈、蚌鑺等,小巧玲珑。玉石雕刻品巧用玉料的色泽纹理,如鳖的背部呈黑色,腹部为白色,这种巧用玉料的技术,玉雕行业称为俏色。过去认为此种工艺品出现很晚,这次发现证明早在3000多年前,已创造出此种艺术品。

 

  当时对小屯村北的冈地也进行了勘察、钻探,发现冈地上分布有夯土基址,于是与村里的干部说明这一片冈地上都是古代房基不能平整,当地干部对殷墟有所认识,赞同保护。1976年春季在这片冈地上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揭出房基46座,灰坑165座,墓葬54座,这次最重要的发现是发现了武丁王后妇好之墓。此墓保存完好,随葬品丰富,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等共1928件,并有海贝7000多枚,绶贝1枚、红螺2枚,海贝等反映了殷王朝的海上活动。青铜器以礼器、武器为主共468件,其中礼器210件,有铭文的190件,其中妇好铭文的共109件,占有铭文铜器半数以上,且类别齐全,故断定此墓之墓主人应是妇好。妇好之名见于武丁时甲骨文,曾主持祭祀,参予征战,地位显赫。此墓也是殷墟发掘以来保存最好的殷代王室墓,所出青铜器、玉器等反映出殷墟文化的发展水平,特别是青器铭文的普遍,更显出武丁一代在文化上的发展变化,继妇好墓之后发现18号墓(M18),中等偏小,但在所出铜器中出现了“征侯”和“子渔”铭文,妇好与子渔均见于武丁时期的宾组卜辞。所出陶器属第二期,进一步明确了第一、二期同属武丁时代,第一期陶器与“ 组卜辞”共存,第二期与“宾组卜辞”共存。如此对甲骨文的进一步分期也提供了依据。

 

  妇好墓的发现提供了研究殷代礼制的资料,所出青铜礼器群,是殷代礼制的展现,铸妇好铭文的礼器群,大概是妇好生前主持祭祀时的一套礼器。铸“司母辛”铭文的礼器,应是子辈为其母后供奉的祭器。其他三种铭文的礼器,基本上都是酒器,且各有10觚,10爵,另配2件或4件比较大的酒器,这些不同铭文的酒器,大概是贵族或方国贡献给这位王后的祭器。

 

  妇好墓出土的文化遗物体现了殷墟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反映在传承关系与文化交流两个方面,商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新石器时代某些考古文化的先进因素,并加以改造,在玉器中表现的比较明显。例如红山文化的“猪龙”,良渚文化的琮、璧以及石家河文化的玉凤等都是明显的例证,良渚文化玉器上兽面纹,应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饕餮纹的祖型,这些文化现象都是商文化与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传承关系。再如妇好墓所出的铜镜,其纹饰由三角形几何纹组成,纹饰结构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所出铜镜纹饰近似,似由齐家文化引进。

 

  商王朝的开放性特点,在郑州早商文化时期尤为明显,影响范围相当广,其文化已传播到长江下游的南岸,黄陂盘龙城的早商文化遗址是有利的佐证,其墓葬所出青铜礼器的类别、形制纹饰都与郑州商文化的同类器相近,深受商文化的影响。在陕西省也有类似的铜礼器出土,在山西夏县东夏冯有分布范围相当大的早商遗址,可见当时商文化的分布与活动范围相当广阔。晚商时期商文化对周边方国或族群的影响仍很明显,如四川广汉三星堆的早期蜀文化,虽有极强的自身特点,但其礼器中的尊、罍和玉戈的形制都与殷墟接近;江西新干大洋州大墓所出土的青铜礼器,虽有地区特点,但其形制分别与早商和晚商的同类器接近,反映出这一强大的方国长期与中原商文化相关。

 

  1989年小屯村东大型建筑群的发现,是殷墟的又一项重要发现,被评为“七五”期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该基址群由北、南、西三排房基构成,北边一排长64米,南排长约75米,西边一排长50米,北边一排是主体建筑,面南有6处门道,门道两侧埋有被砍头的人祭坑,人架之上覆盖被砸碎的陶器,南边一排有连通内外的甬道,西排仅有一向东的门道,据祭祀坑所出陶器属第一期。在房基南面夯土层下发现一圆形小坑,内埋一件封口盉,銴下有“武父乙”铭文,可证北排建筑为武丁为其父小乙所建的宗庙性基址,该建筑群部局规范,东面是由北向南流去的洹水。该基址已由安阳殷墟博物苑做了原大地面标志,供参观游览。

 

  研究方向 殷墟考古

 

  学术职务 1960年代曾任学术秘书。考古所职称评议委员会委员,兼社科院历史、考古片职称评委,曾任洛阳队队长,安阳考古队副队长、队长,任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1983年被收入美国编撰的《世界名人录》。

 

  学术成果

 

  1. 《殷墟妇好墓》考古专刊丁种(合著)文物出版社,1980年、1985年二次印刷。

 

  2. 《殷墟玉器》(合著)文物出版社,1982年。

 

  3. 《殷墟青铜器》(合著)考古专刊乙种(合著)文物出版社,1985年。

 

  4.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专著,合著任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年初版、2001年第二次印刷、2007年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由方志出版社再版。

 

  5. 《安阳小屯》考古专刊合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年。

 

  6. 《安阳小屯殷墟建筑遗存》考古专利丁种(独著)文物出版社,2010年(以上为专著与考古专刊)

 

  论文与文章

 

  7. 《论妇好墓对殷墟文化分期和卜辞断代的意义》,《考古》1986年6期。

 

  8. 《妇好墓出土司 母铭文铜器探讨》《考古》1983年8期。

 

  9. 《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刊《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一)》文物出版社,1986年。

 

  10. 《殷墟玉器探源》刊《苏秉琦考古五十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11. 《早期蜀文化与商文化的关系》,《中原文物》1993年1期。

 

  12. 《殷人以圆为雏形雕琢玉饰探讨》《考古》1993年10期。

 

  13. 《侯家庄1001号大墓的年代与相关问题》刊《揖芬集—张政烺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4. 《安阳殷墟布局及其相关问题》刊《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 《西安老牛坡遗址发掘的意义》刊《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

 

  主持科研课题:殷墟的发现与研究总结殷墟发掘六十年的成果。

 

  所获奖项及荣誉称号

 

  1. 《殷墟妇好墓》获社科院首届(1993)优秀科研成果奖。

 

  2.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获社科院第二届(1996)优秀科研成果奖。

 

  3. 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学术自传:

 

  考古学是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学科,新的发现、新材料的出土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提出新问题,如此对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才能逐步深入。从前辈的教导和实践中我认识到田野工作的重要性,故我自1962年开始到殷墟发掘之后长期坚持下田野,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发掘,收工后及时整理资料,解决或提出问题,并及时报导。如1962年秋季在大司空村的发掘,我便依据田野发掘资料提出殷墟文化划分为四期的框架;1959年,安阳队曾分为早晚两期,称大司空村一期,大司空村二期。其第一期据甲骨文确定为武丁时代,第二期有八位商王却归入一期。根据新发现的资料,第二期明显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而且这次我找到介于第一二期之间的一个环节,于是将其定为第二期,这样殷墟文化划分为四期是比较恰当的。在划分四期的基础上便从与各期陶器共存的甲骨文,确定各期的王年,第一期的当武丁时代,第二期无断代依据,第三期约为禀辛、康丁、武乙、文丁时代,第四期约当帝乙、帝辛时代。文化分期是解放后提出来的,从郑州二里冈商文化分为二里冈上下层开始,解放前发掘了10年却未能进行文化分期,看不出发展变化。我们划分为四期之后,再观察殷墟的青铜礼器、武器,都有明显的发展变化。即使骨镞、骨笄随着制作技术的提高,形制也有所不同。又可以看出各时期的盛衰,如武丁时代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多、类别多样,也特别精致,而且自武丁时代铜器铭文较普遍。殷墟文化分为四期的观点为多数学者所赞同,也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纳。

 

  考古学文化的传承关系和文化交流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在传承关系方面玉器较有代表性。与商文化关系比较明显的文化以良诸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最显著,类别相同的玉礼器比较多;红山文化的“猪龙”,石家河文化的玉凤等有代表性的玉制品也被殷文化所继承,但经过改造。殷墟的铜镜似继承齐家文化发展而来。同时期考古文化之间的关系似以殷商文化影响其他文化为多,特别是青铜礼器如江西新干大洋洲的青铜礼器,与商文化有比较多的共同点,类别和形制多与殷墟相近。但商文化也汲取其他考古文化的先进技术,如殷墟早期出现的硬陶和晚期出现的釉陶,从1970年代以来,在江西赣江吴城遗址发现了比较先进的窑群,能够烧制出釉陶和原始瓷器。吴城遗址是从早商延续到晚商的遗址,可以确定中原商周时期的硬陶、釉陶是从江西及其附近一带传播到中原的。草原地区的马头刀也被殷人所引进,虽然将马头玖改为龙头,有了中原商文化的色彩,但刀的形制却无大变化,仍可见其祖型。文化交流是正常现象,中华大地上的诸多考古文化都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才有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与发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