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知识:山水画苔点技法解析
2013-09-17 14:43:43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下面来看看中国画知识:山水画苔点技法解析。
苔点固形而异,有数十种之多。清代郑绩曾介绍点的用途,"其意或作石上鲜苔,或作坡间蔓草,或作树中薛梦,或作山顶小树,概其名日苔点。"'(见《梦幻居画学简明》),其定义是很确切的。这里主要是介纷表示叶、草、花等非双匀的各类苔点,按照前人所总结过的程式,对各种形状的点,加以区分和归类,列成以下苔点名称表:
苔点名称 直点类:直垂藤点 破笔点 垂叶点 尖头点
横点类:平头点 仰头点 垂头点 横垂藤点
圆点类美术:大混点 小混点 柏叶点(胡椒点) 梧桐点
斜点类:梅花点 鼠足点 菊花点 椿叶点 聚散椿点 藻丝点
弧线点类美:个字点(个字点双勾点)介字点(疏竹、杉叶点)松叶点(刺松点、攒三点 攒三聚五点 仰叶点)
上表仅就其点状分类的,这种分类可便于初学者进行识别。《芥子园画传》中曾说"点法虽不同,然随笔所至,于无意中相似者,亦复不少"。所以不论其为圆点、斜点,近似相混之处是难免的,无法作出截然之划分。
作为树叶而画的苦点,首先要辨明所画的树科是什么,才好根据其树科点缀出树头的外型,只有时状和树冠都一致了,才可以画出某一树科之特征来。所以叶的聚散画法,要本千树科结构,不宜散乱,才可表现出树的品种。
其次所画之季节,亦和选定树种,使用夹叶当否有关。梁元帝描述树木和叶子的四季特征,"春英者叶细雨花繁也,夏荫者叶密而茂盛也,秋毛者时疏而一零乱也,冬骨青叶枯而枝槁也"。象桃李之点缀春色,梧桐、槐树适于更热,枫树、柿树表现秋光,寒梅、柏树多在寒冬。在一般山水画中的树叶和山石匕的苦点,多是概念、性的圆点,而少用专指某种树科或某种花草之苔点。
直点类:直点类用以表现远视觉的蔓藤,竹叶或芦苇,收笔时微露锋尖。破笔的画法多用于写意性的树叶,略呈钉头形状,用破笔侧锋画出,参用抢锋,不宜于拘板。直线点中还有两种,一是垂叶点,可表现远视觉的树叶,二是尖头点,可表现山石土坡上的杂草。
横点类:横点类约有下列几种,平头点和仰头点,可用于画笼统之松针,用笔要按冠形状,逐次布置;垂头点在起笔收笔处,稍为下坡,以表现杉树之形状;横垂直点一般直接点在藤枝上。
圆点斜点类:圆缺是画苔点最主要之点法,也有数种。大混点用于表现成片的秋叶;小混点可表现稀疏处的散叶,紫荆一类的混点叶;柏树点用零星小点组成柏树远景的叶状。
胡椒点为各树兼用之概念、点,可点出圆笔中带有芒刺之状。点之间当有组合连接,可用之表现樟、槐、柏树的树冠;梧桐点可用于梧桐,点时或三或四的聚合,叶状大于胡椒;梅花点数点都宜拱向中心鼠足点可画格村的树叶,宜用斜笔点出。
斜点类有菊花点,可画成圆形微尖;椿叶点光画枝便,然后点成现状之复叶,宜左右分拂,与介率点的笔法不可混同,聚散椿叶点和藻丝点属于此类。
弧线点类:弧线点类为数最多,按其形状,又可归纳为三类。
1、 个字点类, 个字双勾点属于此类
2、 介字点类 疏竹杉叶点属于此类
3、 松叶点类 刺松点 攒三点、攒三聚五点、仰叶点俱属此类
介字点与个字点在用量上仅次于圆点类。在用笔上均略带弧形,用以表现南方的木棉、荔枝、龙眼之类的叶子。松时点呈半圆形弧线,主要用于画松针,象唐代韩幌《文苑图》中的松树,即属这种画法。在京照及许多古代院体画中,多使用圆球放射状的松针,根根松针内向一个圆心,现在花鸟画中还多使用球状松针的。
属于聚合状的有攒三点、攒三聚五点。二者形状相近,攒三点和攒三聚五点的区别,在于攒三点以三点组合交互市紧,攒三聚五点可以或三或五的组会再交互布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