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盗墓大起底 揭开盗墓者面纱

      西山坟墓为何屡遭盗挖

 

      收藏界资深玩家透露,其实从墓中盗出的大部分东西并没有太多经济价值,“可以说90%以上是垃圾,盗墓收获并不多”。

 

      西山脚下滇池边有个杨家村,部分墓碑上也显示墓主姓杨。墓与杨家村之间,似有某种关系。

 

      沿山往滇池边走,不时会看到地面上

 

      有些台阶是用墓碑制成的,在杨家村一处菜地的沟边,还有用墓碑当石桥的。杨家村目前有30多户人家,部分并不是本姓,而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而来。

 

      村中老者回忆,原来的杨家村只有6户人家,后来逐渐扩大。村中老人去世后便抬到后山安葬,面水靠山的地方被视为风水宝地。之前西山未通公路时,城里也有人看中西山的风水,划船将亡者运到山上安葬。久而久之,西山上便分布了大量坟墓。

 

      杨家村后的一处小路边,丛林中有一处新近被盗的坟墓。散落着的棺材朽木被胡乱地抛弃在墓边,一个铁环扣样的铁器掉落在松软的泥土上,看上去像是棺材两壁的铁扣。这座坟墓被挖开3米多深,坟上有3处被挖的痕迹,挖出的黄土堆在旁边,盗墓者挖断的铲子木柄、电池混杂在土里。被打开的棺材里还丢弃着一个矿泉水瓶子。

 

      从挖开的坟墓和墓前的石碑来看,石碑与棺木并没有在一个位置上。石碑偏移很多,且整座坟的土堆比较大,坟上已经长了两棵高大的树木。这或许是后人在墓碑的正后方建了假墓,以混淆盗墓者的视线。真正的棺材在墓碑的右后方,所以盗墓者挖了很深的洞穴和弯道才找到棺材。墓碑是一块完整的青石,上面只有“皇清待赠,嘉庆十六年”几个大字还能看清。

 

      建于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的华亭寺周边有不少坟墓,唐继尧妹妹唐蕙赓的坟墓就在太华古道入口边上。三块高近2米的墓碑显得十分阔气,两旁的石碑上刻有墓志铭。

 

      凸起的坟堆上,一个大洞赫然出现在眼前,侧边的坟壁上,涂着模糊的红油漆字:“注意,此墓已于一九八四年被盗过,请自重。”从挖开的坟洞看去,里面是水泥浇筑的圆形墙壁,盗墓者从顶部挖开泥土、从底部挖开水泥墙体,劫掠了坟墓。这位夫人坟内被盗何物,不得而知。

 

      唐蕙赓墓后方不远处的寺庙后面,有几冢出家人的坟墓。一冢坟墓被挖出了大坑,边上散落着大量黄土、腐烂的棺材板和一些骨骸,从土质来推测,似是两天前才挖开的,红土还十分松软。这冢坟墓是合葬墓,从棺木腐朽的程度和坟头树木的长势来看,年代久远。

 

      西山上,颇具名气的墓地不少。碧鸡镇的简介里这样描述:“这里历史悠久,1979年在王家堆出土了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干栏型建筑物遗址。文物古迹有龙门石窟、华亭寺、太华寺、人民音乐家聂耳墓、青年文艺工作者张天虚墓、爱国将士杨杰墓、爱国教授柏西文墓等。

 

      除了西山,昆明的金殿、团结街道办等地都有古墓被盗,连乡村的一些墓地也多次遭窃。这种在平常人看来十分晦气的事情,却成就了盗墓者这个职业。

 

      70岁的苏先生家在滇池边,祖坟就在太华寺附近,多年前被盗过,但里面有些什么,作为后代的他也不知道。“最多有点玉器、金银首饰什么的。男子陪葬品几乎很少,女子有首饰、玉镯头、耳环、吊坠等物,有钱的可能还有玉枕头、护心玉等物。”苏先生说,只有大户人家或是达官贵人有陪葬品,普通百姓有时连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

 

      收藏界资深玩家透露,其实从墓中盗出的大部分东西并没有太多经济价值,“可以说90%以上是垃圾,盗墓收获并不多”。

 

      “盗墓者先从有墓碑、能分辨出是否为有钱人家的来盗,最后只要是墓都盗,哪怕是百姓家的。盗墓者一般根据山体走势,从风水角度来判断坟墓的价值。”苏先生对风水有所研究。在他看来,西山的龙脉很不错,顺着西山上的龙门一带蜿蜒而下到滇池边,所以在一些平缓地带便会有坟墓。另外,风水较好的地方几百年前便修建了寺庙,比如华亭寺在元朝时期就存在,在寺庙附近也会有墓葬。这是为了沾一些好风水的宝气。

 

      揭开盗墓者的面纱

 

      “盗墓者的行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盗墓者里外勾结,将墓内物品尽数盗走,挖完任由墓穴敞开,不予回填。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蜡,鬼吹灯,堪舆倒斗觅星峰;水银癍,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传说中,这便是盗墓者的业内规矩。

 

      “挖墓一般要挖到两米左右深度,很需要一些力气的。”古玩商人老李与盗墓者打交道颇多,了解不少内情。他说,只要前期找好墓,一晚上就能搞定。一般两三个人一伙,先用工具探测,如果测到有东西,便用铁锹或铁镐挖,只留一个人在上面观望。

 

      怎么能准确找到墓呢?老李分析,盗墓者先根据风水看个大概,然后再用洛阳铲一类的盗墓工具探测。往地下打,取出土样来,根据泥土的成份,来判断地下有没有墓穴。“如果打到的是自然土层,就没有墓,如果是填进去的土,就有墓;”另外,他们还使用金属探测仪器,放在坟上,可以探测地下3米的泥土里是否有东西。

 

      探测仪对盗墓者来说,算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东西。在电商平台上,不难发现出售“地下古董探测器、盗墓专用金属探测器”在售卖,标价1800元一台,用途为“考古、探矿”。商品介绍中称,探测仪能发现隐埋在地下的金银等金属,含有大/小探测盘,探测灵敏度高,小到1元硬币大小的物体都能探测到。深度可达3.5米左右。

 

      除此之外,盗墓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盗墓者的盗窃方式往往是破坏性的,有什么拿什么。如果他们时间够的话,还会将某些墓内的画像石、砖搬出去卖掉。

 

      “听说挖墓的要遵守规矩,挖前要磕头烧香,挖后要洒酒,还要给墓里留点东西,有这规矩吗?”

 

      老李嗤之以鼻:“哪来的这个规矩。保准给你挖得干干净净,挖完就敞着,不回填的。” 他分析,在云南,盗墓者大多是内外勾结,由本地人透露信息并带路,外地专门挖墓的人负责盗掘。

 

      盗墓毕竟是违法的。在古玩这个水深似海的市场,老李浸淫多年,总结出了一些盗墓与文物犯罪的特点:本地人与外地人里应外合,本地人了解当地情况,外地人则能迅速转移、倒卖文物;盗掘、收购、倒卖形成“一条龙”,文物一挖出来就被迅速买走。

 

      2007年,玉溪江川警方先后从玉溪、昆明、江川、浙江等地抓获28名犯罪嫌疑人,并从玉溪、昆明等地追缴各种文物79件。 2011年,保山龙陵境内有上百冢古墓被盗。警方调查发现,盗墓者通常使用铲子、铁镐、灯具(包括手电筒和头套矿灯等)、手套、桶和铁钎等。云南的一些古墓和中原一带相比,这里的古墓大多是当地的大户和普通百姓,少有中原一带王侯将相那样的超大规模深埋古墓葬,所以盗墓的工具和程序比较简单。他们先用铁镐将墓前的石板撬开,再用铲子将里面的土铲出来。打开盗洞后,戴上手套和矿灯,进墓扫荡。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