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侦破假古董制售团伙 玉石粉裹上矿砂粉冒充和田玉
晚报记者 陆慧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据《新闻晚报》报道,一件满是锈迹的出土“文物”,一次千载难逢的夺“宝”奇遇,一出费尽心思的夺“宝”奇遇“计”。近日,闸北警方侦破一个假古董制售“一条龙”团伙,抓获50多名犯罪嫌疑人。
玉石粉合成“和田玉”,裹上矿砂粉“锈迹斑斑”!一件粗制滥造的假古董,是如何换走市民手中的真金白银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古董收藏表面上风光,背地里造假暗流汹涌,“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千万要不得。
街边古董地摊引起警方关注
位于闸北区与虹口区交界处的虬江路一带,是老上海最喜欢去的市场之一。淘旧货,兜一圈,消磨时间之余,或许还能有所收获。然而,在今年5月份,几双警惕的“眼睛”悄悄关注这里。
“镜头拉近些,看看交易是否成功? ”在闸北公安分局宝山路派出所视频指挥中心里,民警们熟练地操控着机器,切换街面监控探头,关注着几个摆在街头的古董地摊。而在闸北区的另一头,与普陀区相邻的岚皋路上,岚灵花鸟市场中,有好几个人把一个古董地摊团团围住。有把玩石头的,也有拿起“和田玉”仔细观察的,看上去个个都像是鉴宝专家。
同样是花鸟市场,闸北区东北方向10公里外的杨浦区黑山路上,闸北公安分局专门承办街面侵财类案件的刑三队队长张麟,也和同事们锁定了街对面的一个古董摊。
看似普通的古董地摊,究竟暗藏着什么玄机?为何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这一切,都要从市民张先生经历的一次夺“宝”奇遇开始讲起。
市民路遇“最昂贵”晨练
家住闸北的张先生有每天晨练的习惯。今年5月的一个双休日早晨,出门晨练的张先生突然返回家中,不但掏空口袋里的1500元,还拿着家里的银行卡冲向街对面的ATM机,取走卡里的5000元。
一次普通晨练要花6500元?“最昂贵”晨练,究竟发生了什么?原来,张先生在晨练路上,途经虬江路绿化带,看到地摊上摆放着项链、手串和玉石小物件。张先生驻足端详一番,觉得这些东西随处可见,没有收藏价值。 “我不是藏家,就是喜欢看看。我觉得那些东西做工比较粗糙,颜色也不是很好。 ”张先生一再强调,起初自己只是看看,没有购买欲望,停留一会儿后准备离开。
可是,就在短短几分钟后,张先生的态度却发生180度的转变。他急着到银行取钱,就是为了“抢”下一件宝贝,总共花去他6500元。记者看到,张先生“抢”下的宝贝,是一件狮子模样的摆件,周身被灰绿色的锈迹包裹着,只在背上露出一块玉石颜色的浅白。张先生费力地一点点擦去摆件外的锈迹,想尽快还它光洁的外表,然而,随着底色的渐渐浮出,张先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玉石粉合成矿砂粉“做锈”
买回狮子摆件不到半个小时,张先生就向警方报了案。因为,只要稍微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宝贝”做工非常粗糙,明显就是件假古董。
“按常理讲,张先生买回的这个宝贝,即便没有古董专业鉴定资质或常识,也能看得出是个假货。 ”闸北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刑三队队长张麟告诉记者,经过鉴定,摆件是用乳白色的玉石粉加工而成,而外层的灰绿色锈迹,则是人为裹上的一层矿砂粉,整个物件的成本不超过300元。
张先生觉得这是一件很坍台的事,不敢和家人朋友提起。懊恼的张先生只能责怪自己看走了眼,把人为做旧的假古董,看成价值不菲的玉石。然而,闸北警方却没有简单地看待这起案件,因为自今年5月初以来,本市闸北、虹口、普陀、杨浦等区,先后有数十名被害人报案,他们都是花了大价钱买回类似的假古董。这些被害人大多是五六十岁男性,其中不乏一些有经验的玉石爱好者。
面对如此低劣的仿制品,他们为什么会和张先生一样,抢着把它买回家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