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事件”中的传奇汽车
2016-02-28 15:04:00 作者:王 娟 来源:中国文化报 已浏览次
在奥地利维也纳陆军历史博物馆,有一个不可错过的展品:一辆充满传奇色彩的汽车。参观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车身留有遇袭时的手榴弹痕迹,以及射穿车体造成奥匈帝国王妃殒命的子弹弹道。此外,博物馆还展出了见证过“萨拉热窝事件”的另外两件文物——斐迪南大公身着的染血军装以及他临终前躺卧的长沙发椅。它们共同构成了那个充满偶然性与戏剧性的历史瞬间,该历史瞬间也推动了世界近代史的进程。
这辆汽车也让参观者再次重温历史。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当时,德、奥把受到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视为其在巴尔干地区扩张的阻碍,这次演习也是为了对这个假想敌人进行挑衅和恫吓。其实早在当年4月就传出消息,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组织拟派人行刺将亲自指挥演习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塞尔维亚当局曾致函奥匈政府,劝其取消演习未果。
演习结束后,皇储夫妇乘车返回萨拉热窝市区。在赴议会大厦出席招待会的途中,一名叫加布里诺维奇的刺客向汽车投掷了手榴弹,手榴弹先落在折叠顶篷上,又弹到马路上爆炸。司机加速驶离现场,皇储夫妇得以逃脱第一次暗杀。招待会后,皇储变更了原定日程,司机在不知道新安排和路线的情况下,将车错开到弗兰茨·约瑟夫大街上。此时,人群中出现了另一名刺客——时年20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他在距离汽车1米多的地方,开枪将斐迪南大公和妻子索菲刺杀身亡。这就是历史上的“萨拉热窝事件”,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皇储夫妇遇刺时乘坐的汽车,是一辆奥地利本土格拉夫—施蒂夫特品牌的四门六座敞篷轿车。该品牌创立于1902年,早期生产供哈布斯堡皇室和奥匈帝国贵族使用的大型豪华轿车,被誉为“奥地利的劳斯莱斯”。汽车的原主人是侍从武官哈拉赫伯爵,曾有传言说,这辆“受诅咒的汽车”在引发战争之余,还给后来的一系列车主带来过厄运;但实际上,汽车在事发后被直接移交给皇室,并送至陆军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这足以证明上述传言乃无稽之谈。
当年的陆军博物馆——就是维也纳陆军历史博物馆的前身,坐落于早年的皇家军械库和兵营所在地,现在隶属奥地利联邦国防和体育部。博物馆将军事和战争史与技术、自然科学、艺术及建筑等领域相结合,展示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从16世纪末至1918年(一战结束)的历史,以及王朝落幕后至1945年(二战结束)的国家命运。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