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威廉博物馆揭秘其创始人生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菲茨威廉勋爵于 1798 年购买的《维纳斯和丘比特》(Venus and Cupid)。

 

  中国文物网 2 月 16 日编译报道:在庆祝成立 200 周年之际,菲茨威廉博物馆 (Fitzwilliam Museum) 揭露了其神秘创始人理查德·菲茨威廉生前的生活细节。

 

  一部由菲茨威廉博物馆副馆长 Lucilla Burn 书写的历史介绍了该馆自成立以来 200 年的历史,其中第一章将焦点聚焦于创始人。

 

  她评价道:“菲茨威廉勋爵的生活一直被认为‘极为神秘’。与他同等级和同时期的人们不追求名誉,不会留下大量的信函、日记或引人注目的记录。但通过浏览与他相关的档案和信件,我们首次完整地描绘出了他的生活历程,包括一些他之前不被人所知的生活方面。”

 

  菲茨威廉勋爵于 1816 年 2 月 4 日逝世,生前他向剑桥大学捐赠了丰富的艺术品、书籍和手稿收藏以及 10 万英镑,成立了菲茨威廉博物馆。借助这一慷慨的捐赠,该博物馆成为了英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近 50 万件艺术品和古董。

 

  除了因为与剑桥大学关系良好以及他热爱艺术和书籍以外,菲茨威廉之所以进行大手笔捐赠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没有合法继承人。

 

  1761 年,理查德·菲茨威廉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堂,1763 年他发表了自己的拉丁赞歌《Ad Pacem》,表达了对乔治三世的赞美之情。他给导师 Samuel Hallifax 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 1764 年菲茨威廉文学硕士毕业时,他的导师雇佣 Joseph Wright of Derby 为他绘制了一幅画像。

 

  从剑桥毕业后菲茨威廉继续进行研究;他去各地游览,在巴黎向著名作曲家、导师和演奏家 Jacques Duphly 学习并改进了大键琴技法。如今菲茨威廉的许多大键琴作曲都幸存了下来,从这些幸存下来的作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1784 年,他深深迷恋上了 Marie Anne Bernard,两人共同生育了三个孩子,但只有两个存活下来,分别名为 Fitz 和 Billy,但最后这段风流韵事是如何结束尚不为人所知。(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 Daily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