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铺首亮相日本九州

  2013年,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被专家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这一发现轰动全国乃至世界。昨天,隋炀帝墓出土的四件鎏金铜铺首首次走出国门,在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成立十周年的特别展上,代表中国文物,呈现泱泱大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件鎏金铜铺首佐证墓主身份

  虽然隋炀帝墓被网友封为“史上最寒酸帝王墓”,但其出土的墓志、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近200件(套)文物中,依旧不乏重量级珍贵文物。

  四件鎏金铜铺首就属于高等级文物。这四件铜铺首为雄狮造型,双目圆睁,十分威严。相传铺首是龙的九子之一,警惕性极高,古人用来装饰大门,还有类似门把手的作用。隋炀帝墓出土的铜铺首,通体鎏金,兽面直径达到26厘米,与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铜铺首大小相近,显然是宫殿建筑用物,也象征着墓主人身份等级之高,更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当年江都宫规模之大。

  鎏金铜铺首是在一号墓即隋炀帝墓的墓室里发现的,有人推测,可能是用在棺椁上,守护隋炀帝。因为历史上隋炀帝被迁葬几次,且此次发现的古墓也曾被扰乱过,棺椁可能遭受了破坏,历经千年,棺椁也慢慢腐朽,如今不见了踪影,只剩下鎏金铜铺首。也有人认为,鎏金铜铺首当初可能是作为江都宫门上的装饰品,后来作为陪葬品,放置于隋炀帝的墓中。考古专家表示,它们最初的用途,还有待考证。

  国宝级文物齐亮相,铜铺首代表中国

  昨天下午,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成立十周年特别展开幕,今天展览将向公众正式开放,一直持续至11月29日。这四件鎏金铜铺首仅在2014年的“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上亮过相,此次为首次走出家门,在世界舞台上亮相。

  负责运送文物参展的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览共有95件(套)文物参展,除日本国内各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外,还有来自中国与韩国的文物,扬州隋炀帝墓出土的鎏金铜铺首是中国唯一的文物代表。“选择这些文物,也是因为隋炀帝墓出土的影响力,本来还想借更多件,但考虑到出土文物的外借条件,最终选择了这四件铜铺首。”

  为了最大限度确保文物安全,根据文物现状保护的需要,九州国立博物馆对每件参展文物的温湿度环境都“量身定制”,鎏金铜铺首展柜为全场湿度最低的展柜。

  据介绍,这次展览共分三部分,展览时代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1827年,规格极高,展品几乎都是国宝级文物。“有一件唐代的琵琶,是遣唐使由中国带回日本的,制作工艺精湛,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这样的文物,在国内也十分少见。”

  虽然展览今天才对公众开放,但日本当地对展览极为重视。扬州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给记者传来当地媒体报道的图片,报道中介绍了遣唐使的历史,并且图文并茂地专门介绍了这四件鎏金铜铺首,足可见其珍贵程度。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