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铺首亮相日本九州
2015-10-18 16:06:15 来源:扬州日报 已浏览次
2013年,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被专家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这一发现轰动全国乃至世界。昨天,隋炀帝墓出土的四件鎏金铜铺首首次走出国门,在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成立十周年的特别展上,代表中国文物,呈现泱泱大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件鎏金铜铺首佐证墓主身份
虽然隋炀帝墓被网友封为“史上最寒酸帝王墓”,但其出土的墓志、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近200件(套)文物中,依旧不乏重量级珍贵文物。
四件鎏金铜铺首就属于高等级文物。这四件铜铺首为雄狮造型,双目圆睁,十分威严。相传铺首是龙的九子之一,警惕性极高,古人用来装饰大门,还有类似门把手的作用。隋炀帝墓出土的铜铺首,通体鎏金,兽面直径达到26厘米,与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铜铺首大小相近,显然是宫殿建筑用物,也象征着墓主人身份等级之高,更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当年江都宫规模之大。
鎏金铜铺首是在一号墓即隋炀帝墓的墓室里发现的,有人推测,可能是用在棺椁上,守护隋炀帝。因为历史上隋炀帝被迁葬几次,且此次发现的古墓也曾被扰乱过,棺椁可能遭受了破坏,历经千年,棺椁也慢慢腐朽,如今不见了踪影,只剩下鎏金铜铺首。也有人认为,鎏金铜铺首当初可能是作为江都宫门上的装饰品,后来作为陪葬品,放置于隋炀帝的墓中。考古专家表示,它们最初的用途,还有待考证。
国宝级文物齐亮相,铜铺首代表中国
昨天下午,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成立十周年特别展开幕,今天展览将向公众正式开放,一直持续至11月29日。这四件鎏金铜铺首仅在2014年的“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上亮过相,此次为首次走出家门,在世界舞台上亮相。
负责运送文物参展的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览共有95件(套)文物参展,除日本国内各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外,还有来自中国与韩国的文物,扬州隋炀帝墓出土的鎏金铜铺首是中国唯一的文物代表。“选择这些文物,也是因为隋炀帝墓出土的影响力,本来还想借更多件,但考虑到出土文物的外借条件,最终选择了这四件铜铺首。”
为了最大限度确保文物安全,根据文物现状保护的需要,九州国立博物馆对每件参展文物的温湿度环境都“量身定制”,鎏金铜铺首展柜为全场湿度最低的展柜。
据介绍,这次展览共分三部分,展览时代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1827年,规格极高,展品几乎都是国宝级文物。“有一件唐代的琵琶,是遣唐使由中国带回日本的,制作工艺精湛,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这样的文物,在国内也十分少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