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出水陶瓷见证海上丝路繁荣

      跃然眼前的灵动鱼儿,釉色渲染的花团锦簇,明净素雅的水墨山水,韵味深长的民间传说……这些都是越南打捞出水的陶瓷制品上所绘内容,尽管这些瓷器年代久远,可如今看来仍精美生动,引人注目。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越南科学家先后在越南附近海域发现了6艘古沉船,从船上打捞出一批品相相对完好、套系相对完整的陶瓷制品。它们来自于中国和泰国等地,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在遥远年代里的繁华。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又被称为“陶瓷之路”。由于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与内地的陆路往来不易,所以沿海居民自古积极开发海上商路。而中国东南沿海夏、冬两季均有季风助航,海路通往欧陆更为便捷。“这些文物的发现不仅证明古代有很多中国商船沿海上丝绸之路航行时经过越南,也证明了越南在古代海上商路中占据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也曾对当时越南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越南考古专家阮庭战说。
      
      60岁的阮庭战现任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曾直接参与了三次古沉船的打捞和整理工作。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馆藏一部分中国瓷器文物便经过了他的手。“在金瓯省发现的沉船上,我们发现了一些文件,证明15世纪时郑和船队曾经到达过越南。他的船队从海南出发,可能在越南港口补给过食物和饮用水。”
      
      据阮庭战介绍,在越南出水的陶瓷制品大多产于中国的元、明、清时期,器型包括碗、盘、瓶、盆、壶等,做工精美。这些外销瓷所绘纹饰既有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也有欧洲人喜欢的景致和图案。“那时,很多商船从越南经过,不仅促进了越南的制陶工艺,也促进了越南商贸活动的发展,”阮庭战说。
      
      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越南社科院中国研究所《中国研究期刊》主编杜进森说,习近平主席将“21世纪”与“丝绸之路”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说明中国希望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加强经贸关系。
      
      杜进森说,21世纪被认为是“海洋世纪”,这说明大部分贸易活动都离不开海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与东盟在提升双方贸易投资和文化合作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新“海上丝绸之路”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政治、战略和安全互信。
      
      他表示相信,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构想的确立将有助于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