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中国瑰宝闪耀美国纽瓦克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纪念收藏中国艺术品90周年,美国纽瓦克博物馆自2013年9月18日至2014年2月9日举办《明代至今:中国艺术中日用品地位的提升》专场展会。图为一对17世纪至18世纪清代官窑白釉绿彩龙纹瓷罐,分别高7.875英寸(约为20厘米)和8英寸(约为20.3厘米),直径为5.75英寸(约为14.6厘米)。

中国文物网9月22日编译报道:为纪念收藏中国艺术品90周年,美国纽瓦克博物馆自2013年9月18日至2014年2月9日举办《明代至今:中国艺术中日用品地位的提升》专场展会,其中包括该博物馆馆藏的8000余件精美中国艺术品中许多从未现世的典藏珍品,为众多美国人了解中国艺术打开了一扇神奇之窗。

此次展会共呈现175件精美艺术品,其历史可从十六世纪追溯至今。展品种类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塑、陶瓷、漆器、家具、服装及纺织品等艺术瑰宝。大部分展品的收藏时间均早于1941年且此前从未公开展出,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诸多藏家和艺术爱好者。

纽瓦克博物馆总馆长兼代联席主管尤利西斯·格兰特·迪亚兹(UlyssesGrantDietz)表示:“1923年,我馆创建者约翰·康顿·达纳(JohnCottonDana)先是与人合作,后又独自筹划组织了《中国:土地与人民》这一突破性展览,并在美国二十个城市中巡回展出。达纳有着全方位展现中国艺术、文化与产业的雄心壮志,一步步全力以赴地实现着自己的目标。较之以往,本次展览的目的更为明确,我们冀望通过这些非凡藏品来展示我馆最高水平的鉴赏力,以进一步赢得业界的好评与藏家的青睐。”

据悉,明清两代中国皇家精美藏品层出不穷,每个时期几乎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明成化斗彩、清康熙珐琅彩和清乾隆釉里红等精美珍品随后都得到了后人的追捧和竞相效仿,制作工艺和水平不断提升。中国艺术品领域虽通常将此类珍贵藏品归类为“日用品”类目,但却对其视若珍宝,极为重视。

据了解,本次展览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皇室边缘》,共展出约100件陶瓷艺术品,其中大部分属于明清两代(1368-1911),但也有少量由当代艺术家创作的精美作品。各种御制官窑藏品成为该历史时期作品的一大亮点,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创新精神、帝国之争与皇家崇敬之情。该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管兼展会联合策展人凯瑟琳·安妮·保尔(KatherineAnnePaul)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我馆此次上展的部分藏品中不乏与目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的成对佳品相匹配的另一半,世之罕见。”迪亚兹特别提到,这部分《皇室边缘》展品中还包括受中国影响的欧洲和美国陶瓷制品,他们或从中国陶瓷中获得灵感,或进行了创造性的模仿,“这一现象自十七世纪开始一直持续至今。”

该展览的第二部分《室内精英》中集中展示了绘画、漆器以及服装和纺织品,其中许多都是稀世珍品。保尔现场介绍了19世纪晚期的一幅巨型家庭画像,堪称“精美绝伦”。在这幅绘画作品中,15位家庭成员欢聚于花园中间,簇拥着一位优雅的老妇人。画面上绘有逼真的服饰与其它一些小巧精致的物件,例如鼻烟壶、水烟袋、怀表、扇子等。保尔表示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如此引人入胜的佳作,特别是画中的一些物件甚至能够在博物馆的典藏珍品中找出,令人啧啧称奇。此外,带有类似花鸟图案的明代绘画与清代漆饰家具也现身此次展会,虽然明清两代对于花鸟所展现的意境有着迥然不同的解释,但二者搭配巧妙、相得益彰。同时,道袍、绘画和雕塑等甄选的部分道教艺术品也是本部藏品的一大亮点。

纽瓦克博物馆是美国新泽西州最大的博物馆,集亚、非、美洲艺术为一体,藏品丰富且独特。为配合本次展览,纽瓦克博物馆还将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和四场介绍中国艺术的讲座。(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com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