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狄亚手稿200多年后再次惊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国画家安格尔(J. D. Ingres)笔下的凯鲁比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歌剧《美狄亚》曲谱封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被修复后的部分乐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凯鲁比尼可能是因为评论界批评这部歌剧太长,所以才把最后段落涂黑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意大利作曲家路易吉·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216年前的歌剧《美狄亚》(Médée)原稿结尾部分,近日被世界最先进的X光仪器成功修复了。贝多芬曾说过,凯鲁比尼是他同辈作曲家中最伟大的,而勃拉姆斯也认为《美狄亚》是戏剧音乐的里程碑。

日前,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利用X光仪器让被涂抹掉的曲子重见天日。国外研究专家称,凯鲁比尼可能是因为评论界批评这部歌剧太长,所以才把这部歌剧最后的咏叹调给涂黑了。

根据科学检测,《美狄亚》原稿是用含金属的墨水谱写的,但是最后被涂抹的段落使用的是另一种物质,并未检测到金属物质。斯坦福线形加速器中心的仪器能“透视”到被涂抹掉的原作。

该专家小组成员包括了曼彻斯特大学地球化学家罗伊·伍格琉斯(Roy Wogelius),他曾用同样的仪器检测出1.5亿年前的化石。伍格琉斯说:“我们常说解开化学不解之谜,检测化石是如此,现在检测这部歌剧也是这样。这就是凯鲁比尼的不解之谜——我们重新发现了他的书写痕迹。通过这个仪器,你能看到所有书写的痕迹,包括音符、不同乐器的标记以及歌词部分。”

根据检测,凯鲁比尼是用黑色物质把《美狄亚》最后一段涂抹掉了。伍格琉斯博士说:“这种物质可能是用来擦鞋子的。在可见光下,我们是看不到所涂抹的内容的。就好像有人用鞋油涂在报纸上,你是看不到报上的文字的。但他是用一种特殊墨水所写的,有不同的金属成分。我们用X光仪器‘刺激’墨水中的金属成分,使得墨水能有光,然后我们就依照这个光来绘制图像。”

责任编辑:lyn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