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广义省平山县海域沉船遗址打捞出水 700 年前精美古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越南中部广义省平山县于6月4日正式启动其附近海域的水下文物发掘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找寻和努力发掘后,成功打捞出水大量 13 世纪沉船事件中遗失的精美古董。图为该沉船遗址中发掘出水的第一批陶器古董。 


中国文物网6月6日编译报道:越南中部广义省平山县于6月4日正式启动其附近海域的水下文物发掘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找寻和努力发掘后,成功打捞出水大量13世纪沉船事件中遗失的精美古董。

虽然该古代沉船遗址距离海边不足300米,但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仅在其周围打定位桩就耗费了五个多月的时间。

庆幸的是,海水目前仍然清澈见底,精美的古董可以从水上轻松看到。

据越南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阮庭简 (Nguyen Dinh Chien) 博士介绍,与前五次沉船古董的发掘通常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不同,凭借全新水下发掘方法和技术,本次古董打捞出水工作不但耗时较少,而且更加安全。

整个发掘过程中共采用两台动力强大的发电机,一台用于吸沙,另一台用于抽取海水。同时,打定好的木桩和木板可有效防止海水上涌。大约两个小时以后,该遗址处的海水基本上被完全抽尽,古代盖坛、盘碟和瓷碗等装饰有复杂而奇妙图案的沉船古董终于重见天日。

据广义省博物馆副馆长杜玉科 (Doan Ngoc Khoi) 博士称,该失事的百年老船极有可能是一艘来自北方的商船,其沉没前曾停靠于此处以躲避暴风雨的侵袭。

此前,当地居民也曾在该地区发现其他三艘载有各类古董的沉船,其中绝大多数古董均为中国明清时期的绝美陶器。

杜玉科表示:“过去,尽管平州县海域并不是十分繁华的港口,但却因其附近频繁多发的大型风暴而闻名。由于该海峡地处陶器与丝绸航运的必经之地,两岸贸易交流广泛,因此商船常回港停泊于此,以躲避风暴袭击。

广义省文化、体育与旅游部负责人原邓宇 (Nguyen Dang Vu) 称,该沉船遗址的发掘工作将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直至所有出水古董安全运至广义省博物馆为止。

据悉,此古代沉船长24米,宽5米,有关部门现已研讨出两种处理方案可供选择。其中一种方案是将该沉船的各个独立部分妥善收回、悉心组装,以在博物馆中长期展出,但耗资却巨大。而另一种是原地保护该沉船遗址,日后将其变为旅游胜地,供世人参观。(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责任编辑:lyn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