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有望进京
胡安·米罗1963年作品《Personnage et Oiseaux》。
刘野《自画像》。
欲牵手苏富比[微博]打造“TEFAF北京2014”;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瞄准亚洲市场
新京报讯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前景依然受到国际追捧。前晚,正在荷兰举行的“TEFAF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宣布将拓宽中国市场,正在与苏富比拍卖行商谈联手打造高端艺术博览会“TEFAF北京2014”。TEFAF(欧洲艺术基金会)于1988年由一群艺术品及古董经销商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创立,旨在举办高端之国际艺术品及古董博览会。
与此同时,另一国际艺坛大佬巴塞尔打造的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前天在京公布了其参展规模。巴塞尔总监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称该艺术展注重打造国际格局,但亚洲画廊超过50%,凸显了巴塞尔对于亚洲艺术发展的承诺。
博览会新品牌2014年落户京城
26年来“TEFAF马斯特里赫特” 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已成为全球艺术市场的年度盛事。每年三月该博览会均吸引超过70000收藏家、艺术顾问等参观。而目前正在荷兰举行的第26届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上,主办方宣布了拓展中国的计划。据介绍,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将有望与苏富比牵手,通过此前苏富比与北京歌华美术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中国举办高端艺术博览会。
去年9月,苏富比集团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旗下的北京歌华美术公司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合资成立了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苏富比和歌华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的这家合资拍卖公司,将试水保税拍卖等业务。
而对于此次合作的缘起,TEFAF执行委员会主席本·简森斯先生(Ben Janssens)指出:“中国是现今世上最重要的艺术市场之一,我们觉得现在正是时候进一步在中国发展我们的业务。TEFAF近年努力研究发展中国市场之路向,现在我们更与苏富比达成共识,独家探讨与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合作举办‘TEFAF北京’的可能性。”
内地20余家画廊参加首届香港巴塞尔
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并不是国际艺坛唯一对中国艺术市场发展产生兴趣的,世界顶级艺博会巴塞尔其实比他们更早一步。不过相比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进军北京,巴塞尔选择了香港。
2011年,MCH瑞士展会(巴塞尔)股份有限公司即MCH集团公司、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迈阿密博览会的主办方与亚洲艺术博览会有限公司即香港国际艺术展的所有方签订了收购协议。2013年5月香港国际艺术展将正式更名为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前日,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主办方在京公布了参展画廊规模。
巴塞尔艺术展总监马克·斯皮格勒告诉记者,首届香港巴塞尔共有245家世界顶级画廊参展,其中超过50%为亚洲画廊,而中国内地画廊则共有20余家。
针对此前业内有质疑认为类似巴塞尔这种国际博览会,内地画廊基本都属于附属地位,马克·斯皮格勒给予了否定,并指出,“其实内地画廊所占比例很大了,基本上占了亚洲画廊的20%。”
■ 对话巴塞尔艺术展总监
香港对艺术品实施零关税
新京报:巴塞尔对迈阿密海滩的考察用了6年时间。而香港艺术博览会成立于2008年。你们2011年便宣布了与香港艺博会合作。你们考察香港的时间是多久,哪些原因促成了合作?
马克·斯皮格勒:迈阿密海滩是我们自己发掘、自己举办的。而香港巴塞尔则是我们买了香港艺术博览会。因为我们在考察的时候发现,香港已经有了这么一个好的博览会,体制也与巴塞尔很相似。此外,香港的位置非常方便,且对艺术品实施零关税。
新京报:中国画廊近几年有三四家被选入到巴塞尔艺术展。当时有说法认为,巴塞尔希望将中国画廊引入的同时,也能让其把中国藏家一起带来。但国内藏家对国际艺术品还是出手谨慎。巴塞尔将分部开到香港,是不是希望能更多地接触到中国藏家,同时也让中国藏家更多地接触到西方画廊?
马克·斯皮格勒:选择中国画廊进入巴塞尔不是策略,而是想提升巴塞尔艺术展的国际性。
此外,香港不光吸引中国内地藏家,也会有亚洲藏家。不仅将西方艺术品介绍给中国藏家,同时也把中国艺术品介绍给了西方藏家。
■ 业内声音
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之所以对中国市场感兴趣,我觉得是他们希望在欧洲之外开辟新的市场,而中国是正在增长的市场。不管怎样,他们进来对于我们的艺术教育、艺术推动都是有好处的。但由于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是在天竺综合保税区合资成立,他们的保税优势对于中国目前的市场是否有用还值得探讨。我觉得今天保税区的功能还不是那么完善、艺术品交易吞吐量还不行。毕竟现在的艺术品交易不能只是囤积艺术品,而是要收藏、消费艺术品。在保税区内交易的艺术品如果出了那个区域,依然要面临高额税收的问题。税收是目前内地艺术品交易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巴塞尔就停在香港不动了。口述:董梦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