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称梵高是色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本科学家说梵高是色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图是梵高的画面,下图是过滤掉红色的画面

有没有这种可能,梵高的画面那么偏爱那些明亮和激烈的颜色——是因为他是色盲,那就意味着画面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梵高的审美判断,而是基于视力的缺乏?梵高眼中的世界究竟是啥样,是否我们看到的那种样子,这瞬间成为了一个疑问。

这是日本的一位科学家和诗人Kazunori Asada最近的一篇文章提出的观点,这篇文章强调,梵高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艺术家,因为他是在视力受损的情况下才那样使用色彩的。Asada的根据是他在日本北海道一次体验,那里有个“颜色视觉经验的房间”,是一个身临其境的模拟器,观众可以感知不同颜色的色盲所能看到图像的样子,当Asada看到了梵高的画面时,他突然获得了一个启示。

Asada不断的通过软件拿梵高的画面做实验,最后做出判断,梵高的视觉轻度缺乏对红色的感应。从Asada的过滤图像看,过滤掉红色的画面确实更加均匀,更加接近传统,而不是像梵高原作那样明亮和放肆的颜色。

但这样的说法引起了很明显的争论,从哲学层面来说,我们怎么能认为梵高的画作是因为颜色被视力过滤后才能看起来这么好,这是对艺术家才华的挑衅,认为是艺术家的视力缺陷才产生这样激动人心的作品,是对艺术家的创造力完全的忽略,梵高画面的颜色冲突是后印象时期的旗帜,也是野兽派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同样的推导方式,那我们是否可以说高更和塞尚也是色盲?

这个讨论让我们想起了之前对莫奈使用特别的镜片的争议,因为他的一只眼睛有白内障,他使用这样的镜片保护眼睛,这种镜片同时也会过滤掉自然的紫外线,有观点认为,这让他的调色板变成了深蓝为主导,因为他突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色彩世界。

这样的讨论就像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是艺术家的创造力还是他们的生理缺陷让他们完成了那些杰作,让他们成为开创性的艺术家? 大家心中自有判断。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