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痴迷茶壶收藏 从容品味人生
2015-08-05 15:40:09 来源:和讯网 已浏览次
“有壶的地方自己就爱去,看到自己喜欢的壶就想买回来"养"在家里。”家住向阳楼街道东二社区的63岁老人刘建国,30年来与紫砂壶结缘,共收藏了百余把造型别致、大小不一的紫砂壶。
走进刘建国的家,不大的两居室里,茶几上、书柜里、摆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壶,俨然一个紫砂展览馆。用紫砂壶泡上一壶香气四溢的普洱,刘建国边喝茶边与我们聊起他收藏的历史。“30多年前,我喜欢种植盆景,从盆景盆开始接触到了紫砂这种材质,后来慢慢喜欢上了紫砂壶,再加上我平日里喜欢喝茶,于是就开始了我的紫砂壶收藏之旅了。”说起自己的收藏历史,刘建国兴奋地向记者道来。
“以前喝茶都是随便拿个杯子就喝的,哪有那么多讲究,但喝多了,渐渐发现紫砂壶泡的茶的确好喝,香!”啜了一口茶,刘建国感叹地说。在当时那个年代,刘建国的工资也就几十元钱,一把上点档次的紫砂壶要价十几元。等到发工资,他毫不犹豫地买下自己的第一个壶,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每个月大部分工资都送给了紫砂壶商。“幸好那时候不用养家,要不然早就饿坏了!”他调侃道。刘建国告诉记者,那时候,天津市能淘到紫砂壶的地方自己全都溜遍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骑着自己那辆破自行车满大街地淘宝,“刚开始没经验,也买回来了不少差的壶。后来我就自己买书学习,每天下苦功夫研究,再加上经常去溜,见得也多了,后来收藏的紫砂壶也就越来越精了。”刘建国对记者说,现在的他只要进到一家紫砂壶店,一打眼就能挑出店里三把最好的壶。“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得钻研进去,收藏也一样,必须多学习、多琢磨。”刘建国说。
一边说着,刘建国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收藏的第一把紫砂壶颇为动情地说,因为体型大,造型可爱,可谓是一见钟情,“从外形上看,是不是很像一只老母鸡,那就配几个"鸡娃"吧,那时候便寻找小茶壶,开始了我的收藏之路。”刘建国说。他挑出一个茶壶,兴致勃勃地给记者展示,“这把壶叫做"三镶金",说起这把壶可是很有来历,它是清朝末期的壶,当时咱这的工匠用紫砂做出了壶的基本造型,而后又运到了泰国,当地宫廷师傅又用当时的光面打磨技术将这把壶赋予了异国形态。你看这把壶有三个地方都镶有金边,非常漂亮,现在存有量非常少了,很有收藏价值,为了这把壶,我可是用了三把心爱的小壶跟朋友换回来的,十分珍贵啊!”刘建国说。“用紫砂壶泡的茶不影响茶香,用久了加入开水,紫砂壶也有茶香!”参观完毕紫砂壶,刘建国邀记者喝茶,和记者边喝茶边聊收集紫砂壶背后的故事。
趁着烧水的空儿,刘建国习惯性地拿起毛巾擦拭手边每把壶面。“把紫砂壶要当孩子一样养。”刘建国说,使用的过程就是“养”的过程,所有茶壶,轮番使用,每次喝完后要把陈茶赶紧倒掉,然后擦洗干净茶壶,不舍或不便使用的藏壶则用干茶叶养着,“新壶是灰黄色,养的时间长成紫红色,颜色很漂亮,像玉一样,变了一个颜色。”
每一把壶都是一段历史,把玩欣赏茶壶,就是在和制壶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刘建国指着茶几边一个工艺壶——壶盖是个蹲了一只青蛙的莲蓬,壶把是莲藕,壶嘴被兰草缠绕。出淤泥而不染,刘建国说此壶宣扬的是做人清廉、正直。“还有的茶壶嘴上蹲着个蝉给人宁静的感觉。”
“体味里面的文化,有文化才是我真正喜欢的原因。”轻松、淡定、愉悦、从容,刘建国用这几个词形容自己收藏紫砂壶的感受,并笑着说,自己无所求,不求名利,下一步就是想把自己钟爱的东西拿出来与周围朋友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紫砂壶,热爱紫砂壶。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