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手作工艺——糕点模具的收藏

糕点模具俗称饼印,是生产糕点的制作工具。在历史悠久的传统糕点文化中,木模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曾经是老糕点店必备的用品。温润的木头上雕刻着花草、瓜果、 龙凤……各种各样美丽的纹饰,通过反复压印、敲打、覆膜等,一个个刻上各式精美图案的糕点,典雅美丽,犹如小巧精致的艺术品。

      糕点模具俗称饼印,是生产糕点的制作工具。在历史悠久的传统糕点文化中,木模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曾经是老糕点店必备的用品。温润的木头上雕刻着花草、瓜果、 龙凤……各种各样美丽的纹饰,通过反复压印、敲打、覆膜等,一个个刻上各式精美图案的糕点,典雅美丽,犹如小巧精致的艺术品。


      传承了几百年的手工模具手艺,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传统糕点业丰富的创意来源。近年来,不断有国外的一些友人在搜寻并收藏这些传统的手作糕点模具,对于这些手作模具的收藏和辨别,普通大众能够真正深入了解的可谓少之又少,作为传统中国家庭“家文化”所依托和承载的内涵,在这些小巧的手作工艺中往往可以窥见一斑。为此中国文物网采访了糕点模具收藏家张忠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忠强和他收藏的模具

 

      张忠强表示“一个好的模具首先要看它的历史、年代、外观造型、雕刻内容等。当然,材料也很重要,做传统的糕点模具是有讲究、有规矩的,不是我们今天人们所说的昂贵的材料才适合做糕点模具。”


      一、时光雕刻的历史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寿字图案 糕点模具


      “中国是一个农耕国家,我们今天发展到一个非常高的物质水平的时候,对吃,对食品又有重新的认识。中国传统的模具,它传载了几百年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从80年代末期到现在,张忠强收藏的糕点模具高达2000多块,其中大部分糕点模具是清代的。他表示对于糕点模具的收藏,年代感和历史感特别重要,中国辽阔的地域决定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模具截然不同的风格,收藏时需要根据模具的存世量来综合判断它的价值。

 

      另外,他还表示“年代久远的糕点模具已经上升到文化符号的高度,这个就是传统木制糕点模具的魅力所在,它是家乡味道的痕迹,也是家乡的文化符号。木制的糕点模具承载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当地文化习俗的延续。”


      二、讲究的木质材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保卫和平 糕点模具

     

      “糕点模具的材料有几种是上好的,杜梨木、核桃木,这些是上好材料,也有用枣木、白松、柞木、榉木的,但是最好的材料,从我的收藏来看是核桃木的,还有杜梨木的,因为它的木质适合于雕刻,不易变形,非常适合家庭使用,而且是可以传代的,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

 

      张忠强表示“杜梨木的板材要求非常高,一定要没有虫蛀,不变形,干燥若干年之后的板材再次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不管是从起稿、雕刻、用刀法,它表现的是一个吉祥的、祥和的、团圆的、兴旺的寓意,像这个题材的作品在宫廷里非常多,但是在民间相对来说就简化一些,好的作品,好的创意一定是精心雕刻,精心设计的。”


      三、 精美雅致的外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葫芦——福禄

     

      张忠强表示,好的糕点模具,外观造型尤其重要,并详细讲解了一件葫芦糕点模的花纹雕刻。葫芦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造型,八仙法器之一,寓意福禄,从雕刻工艺到造型、花样、刀法都非常讲究,尤其是半月牙儿,这么精细的雕刻,而且是这么简单原始的工艺,非常不易,在当年,一定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四、多元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


      “现在很多收藏糕点模具的年轻人,他们收集起来并不是做糕点,而是做家中的饰物,很有意思。甚至是做其他的用途。比如说,放在起居室门口放钥匙、名片、首饰等,所以它多元化了。还有,我有做茶室的朋友用它来做茶托,非常有创意,就是传统的糕点模,今天不仅用来做糕点,它多元了、个性化了,所以,这样就赋予它一个新的审美。今天再重新认识它重新看它的时候才觉得,我们的老手艺人制作的东西,当年是受用的,今天同样受用。”


      好的作品一定有它独特的生命力,我们需要等待它价值的回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承载着中华大地几千年“家文化”的糕点模具,必定会找回属于它的社会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回归。

 

      相关链接

 

       张忠强,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89年开始收藏糕点模具,收藏糕点模具几千余块。2000年起,张忠强响应政府关于北京非 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号召,将民俗知识的文化讲解、制作、教学送进校园。张忠强还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先后走进英国大使馆、西班牙大使馆、法国 大使馆,德国西门子公司、诺基亚公司等,为外国人群讲述北京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小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