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堆里找出一级文物

在昨天开幕的“理想之路——铭记抗战中从七贤庄走出去的热血青年”专题展览上,两张1943年七贤庄七号院和一号院的房捐收据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其中,一号院的房捐收据已经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七号院的则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刚刚收藏的文物。

  在昨天开幕的“理想之路——铭记抗战中从七贤庄走出去的热血青年”专题展览上,两张1943年七贤庄七号院和一号院的房捐收据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其中,一号院的房捐收据已经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七号院的则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刚刚收藏的文物。

  两件文物的捐赠者,正是我市著名票证收藏家雷晴波。说起它们的来历,83岁的雷晴波老人告诉记者:“这是我从废纸堆里找出来的。”

  这两张1943年由西安市政处开具的房捐收据,大约有便签纸的两倍大小,纸张已经发黄。其中七号院的收据一边呈锯齿形,像是从另一张更大的纸上撕下来的,边缘处能看出残留的“一元、二元、一十元、二十元”等字样。在“房主姓名”一栏里,有些潦草地写着“八路军”三个字。“就是因为这三个字写得太草了,一开始我都没意识到这是件珍贵的文物。”雷晴波说,这张房捐收据是他十几年前珍藏的。完全是凭着多年票证收藏的敏感,他蹲在一堆“废纸”前翻了翻,找出几张年代稍远、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收了起来。

  2003年,雷晴波将一号院的房捐收据捐赠给“八办”,被纪念馆作为重要文物收藏,此后又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今年8月30日,老人又将七号院的房捐收据捐给了“八办”。

  据“八办”副馆长王晓莉介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租用了陕西革命家成柏仁位于西七路的七贤庄,设立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雷晴波老人捐赠的收据,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