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遗址首现长江以北力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良渚文化墓地上层墓葬(西-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的玉器
 
  近日,南京博物院召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良渚文化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全国文博科研单位的20余位考古学家齐聚江苏。在实地考察后,专家认定蒋庄遗址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它的发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

  蒋庄遗址初露真容

  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交界处的蒋庄遗址,起初由当地文物爱好者发现。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及后续以学术导向为目的的主动性发掘。

  据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介绍,目前蒋庄遗址的发掘面积达3500平方米,共清理出良渚时期的墓葬280座、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灰沟等其他遗迹,出土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质文物近1200件,并出土了234具“良渚人”骨架。

  良渚文化墓地是此次蒋庄遗址发掘中最为重要的发现。考古队员甘恢元告诉记者,考古队起初在蒋庄遗址中仅发掘出了唐宋瓷片,但随着挖掘的进一步深入,一个庞大的墓葬群突现眼前。“尤其让大家高兴的是,由于兴化地区土壤呈碱性,这里的墓葬保存得异常完好,这些保存完好的人骨架为研究良渚时期的体质人类学提供了重要依据。”甘恢元说。

  此次出土的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式多样,一次葬与二次葬并行。一次葬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二次葬则分为烧骨葬和拾骨葬两种,随葬的玉琮、玉璧多分布在二次葬中。林留根分析认为,由于蒋庄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长江以北首次发现随葬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位于良渚文化的边缘地带,发掘出的234具骨架中也可见个体特殊的骨骼损伤,所以这可能与战争或戍边有关。

  长江以北的良渚文明

  1936年,业余考古学家施昕更在浙江良渚发现并试掘了6处以黑陶和石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5000年历史的良渚文化考古工作就此展开。如今,良渚文化已知的统治范围已扩大到了长江以北。

  同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相比,玉器是良渚文化中最突出的物质成就,它不仅体现了聚落的规模和等级,也是社会信仰的反映。在蒋庄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一块直径为24厘米的玉璧引起了考古队员的注意。

  这块玉璧出土于良渚墓地中的一处单人拾骨二次葬墓中,据考古队专家推测,墓主是一位年龄在40——45岁之间的成年女性。其随葬的这块玉璧上刻画着“凸”字形祭坛符号。“根据其他传世玉璧祭坛形刻符上站立着一只鸟的形象推断,祭坛形刻符有可能就是当时良渚文化中一种授时符号,鸟代表着太阳,中间的立柱代表日晷。墓主人可能属于掌握授时特权的贵族阶层。”林留根说,良渚墓葬中共出土的石钺、石锛等生产工具与陶纺轮分别随葬在男性与女性的墓葬中。“这说明良渚文明中已经有了性别与社会分工的对应关系。”

  在长江以北的蒋庄遗址发掘出的器物不仅有典型的良渚文化特征,还有不少与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器物存在差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说明了蒋庄遗址的文化自有渊源,只是到了良渚文化时期,受到了良渚文化中心区的强烈影响,是当地土著文化与良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林留根告诉记者,出土器物中有些鼎足部的截面呈“十”字形,有些则在足跟部有方形穿孔装饰,这些文化特征在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遗址中并没有出现过。

  五年考古意义重大

  自五年前蒋庄遗址发现至今,南京博物院的发掘工作从未间断。对于林留根和他的队员们来说,五年的辛苦付出与努力都是值得的。“蒋庄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还对构建江淮东部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良渚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以及北方大汶口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林留根说,蒋庄墓地的发现为良渚文明边缘区域的社会形态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从而对研究良渚文明都邑聚三重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告诉记者,蒋庄遗址的发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最好例证。“代表了神权的玉礼器与代表了军权的石钺等武器出现在墓地中,再次印证了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国家形态。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如此规模的聚落遗址,标志着长江下游不同谱系文化分布格局的变动,也再次证明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最强大的谱系文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