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甘肃岩画研讨会暨首届岩画研究保护培训班举办

  日前,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物局和中国岩画学会主办的“一带一路·甘肃岩画专题研讨会暨首届岩画研究保护专业知识培训班”在兰州举办。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国岩画学会名誉会长连辑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岩画学会会长、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执行委员王建平致辞。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主持开幕式。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岩画学会、兰州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学术研究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培训班的有来自甘肃省8个市州文化文物系统的30多位岩画保护管理人员。

  连辑在讲话中指出,此次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的召开,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动甘肃省岩画保护、研究,发掘甘肃岩画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培养岩画保护、研究人才的一次重要学术研究平台。他希望与会专家和参训学员立足于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共同聚力岩画的保护和研究,使灿烂的岩画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他还为获得首批“中国岩画遗存地”认证的景泰县红水姜窝子沟岩画授牌。

  在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岩画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和甘肃文博系统的14位专家学者围绕“甘肃岩画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文化地位”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研讨会后,相关专家对来自甘肃部分岩画遗存地的34位学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业培训,除讲授岩画的基本理论和理念外,重点对岩画的野外调查、记录存档、数据采集、保护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规范进行了系统讲解。培训期间,还组织学员到嘉峪关黑山岩画进行了现场教学。

  岩画是贯穿人类文明发展、记录人类成长过程的重要而又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中国是世界岩画大国,甘肃省是岩画大省之一,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目前全省8个市州18个县区共发现岩画遗存79处,数量居全国第四位,占全国1228处岩画遗存的6%,其中,嘉峪关市黑山岩画和肃北县大黑沟岩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