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金鼎奖”的建议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2014 年8 月15 日,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成立大会,会议代表提议中国考古学会举办“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奖活动,旨在鼓励在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建议奖项名称为“金鼎奖”。

  2015 年10 月11 日,在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与武汉市政府、湖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考古资产保护盘龙城论坛”上,代表们一致认为: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除了从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外,还针对古文化遗存的价值研究、保护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技术、保护工程、遗产展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考古工作者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排头兵和主导力量。事实证明,考古工作是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是先后有序、相互依存而又互为促进的两个方面,已经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共识。随着考古工作者积极介入,考古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重要。

  尽管如此,目前社会上和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认为考古只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料和参考,考古只是为文化遗产保护服务,这种观点甚至已经影响到文博行业和某些决策机构。对于这样一种本末倒置的观念,我们除了据理力争、为考古赢得应有的尊严外,还应加大力度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只有积极介入、主动参与,才能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获得自身的地位。同时,也要将我们的工作以适当的方式加以宣传和推广,让我们的工作成果获得行业和部门的认可。我们认为,考古文化遗产保护“金鼎奖”就是一种比较适合的办法。

  长期以来,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考古工作者做出了大量的成绩,但仍然默默无闻,甚至不被认可。在国家压缩由政府部门主办的评奖活动以后,当前各个行业、团体、协会等仍然以各种名义举行各种评奖,这类评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单位和个人成绩的标准,成为晋级、目标考核、工作绩效和待遇的重要指标。广大考古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基层考古工作者,在涉及自身待遇和前途的荣誉申报、评比先进和绩效考核中,深感本行业在这个方面的不足,即考古与文物保护行业的奖项太少,致使考古同行很难与其他行业的人士在同一平台上参与竞争,因而失去了很多得分的机会。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考古文化遗产保护“金鼎奖”的设立,正是为了满足这个需要。

  因此,与会的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的会员们共同提议:建请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或单独设立“中国考古文化遗产保护金鼎奖”。

  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

  “考古资产保护盘龙城论坛”全体与会人员

  2015 年10 月11 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