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器与中国古代玉器工艺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座谈会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致辞
 
  为展示良渚玉器工艺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中国史前玉器工艺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2015年10月9日上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联合研究基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承办的《良渚玉工》学术成果发布会暨良渚文化玉器与中国古代玉器工艺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及在京媒体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主持,王所长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与会嘉宾和此次座谈会的缘起,并提到古代手工业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对于手工业的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古代工艺技术的研究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相对薄弱,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古代工艺本身的研究,不仅仅体现了先民的发明创造,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内涵的一部分,且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高等级的手工业制作、使用和分配与国家王权紧密相连,与精神层面的发展相互联系。《良渚玉工》将人类文化中最重要的技术、社会、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以玉器研究串联起来,为中国玉器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良渚文化中高等级的玉器制作,为权贵阶层所控制,其大型墓葬中随葬的众多精美玉器,已经超过了装饰品的层面,是一种等级和权力的象征。由此可见,对玉器工艺和社会权力之间联系的探讨是研究的重要部分。

  良渚玉器是良渚文明的重要部分,从良渚玉器的工艺和技术上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在这个意义上,《良渚玉工》不仅详细分析了琢玉工艺和技术进步,而且展示了玉器所反映出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考古专业成果的展示起了示范作用,值得学界推广。同时也让学术界之外的人,通过此书了解古代中国先民创造的在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玉文化。让民众了解具有东方特色的玉文化。

  随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曹锦炎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赠书并致辞,在致辞中,曹院长简单介绍了“良渚玉器工艺课题组”的成立,回顾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老中青三代学者在良渚玉器研究方面的成果。这本书就是这一课题的汇报,反映了多年来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表示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将秉承积极开放的的合作态度,共同搭建研究良渚玉器的平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