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藏西汉竹书研究又有新成果
2015-09-30 16:15:20 作者:孙丽萍 来源:新华网 已浏览次
继马王堆汉墓帛书后发现的又一重大文化宝藏——《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9月23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一、三、五卷。记者在此间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获悉,学者们在整理研究这批海外回归的珍贵竹简过程中陆续有新的收获。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朱凤瀚教授说,《苍颉篇》是失传已久的、对秦汉文化史研究有重大价值的小学典籍。而北大藏西汉竹书的第一卷,就是迄今发现存字最多的《苍颉篇》。
所谓北大藏西汉竹简,是指北京大学于2009年获得捐赠并入藏的一批海外回归的珍贵竹简,共有3346枚,包含17种抄写于西汉中期的古书。这些古书或是亡佚已久,或是独具特色。它们保存了汉代贵族与士人的阅读典籍的原始面貌,对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这批竹书由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组织专家整理和研究,按照《汉书·艺文志》对古书的分类顺序编为七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推出。其中,第二卷收录了目前发现的简帛古本中最为完整的《老子》,已于2012年12月出版。
而此次出版的第一、三、五卷内容也各有侧重。其中,第一卷内容为《苍颉篇》。此书名称来源于简文首句,仓颉造字的传说颇富传奇色彩。《苍颉篇》的秦、西汉文本在汉代以后就不再流行,宋以后即已失传。
朱凤瀚教授介绍说,《苍颉篇》成型于2000多年前,可以说是中国迄今所见较早的“识字书”,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丞相李斯作《苍颉篇》七章,以秦小篆书写,作为中国统一文字的依据。西汉时期,该书经过改编,以汉隶形式再现。
迄今为止,考古学家曾在甘肃、安徽等地发现多种《苍颉篇》文本,但都是残本,文字不全。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汉简《苍颉篇》也仅存500余字。
北大汉简《苍颉篇》经缀合后,有完整竹简63枚,残简18枚,每枚简写满为20字,现存1300余字,是迄今所见《苍颉篇》中存字最多的一个版本。据推测,此版本书写年代约在汉武帝时期,其字形略呈方形,笔道浑厚,字体具隶书笔意而又保留有小篆字形结构。
朱凤瀚教授指出,北大汉简《苍颉篇》保存文字较多,且结构相对完整,从中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到这部字书的句式与文字排列方法,体会它对后世各种字书编撰的深刻影响。
那么,作为中国统一语言文字的一个关键史料,秦汉时期的《苍颉篇》究竟收字多少?据《汉书·艺文志》,西汉早期的《苍颉篇》应该有3000多字。作为参照,西汉时期,一般的书吏可能需要掌握汉字约四五千字,作为帝王身边的史官、重臣则需要掌握更多的汉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