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灵隐飞来峰造像数字化考古调查工程(一期)启动

  2015年7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实施的杭州市灵隐飞来峰造像数字化考古调查工程(一期)正式启动。

  飞来峰造像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有造像380余身。分布着中国五代至元代时期的佛教石刻造像,是浙江规模最大的一处造像群。中国中原地区的石窟艺术,从晚唐开始就走向了衰落,而此间的五代、宋、元石刻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环,特别是元代的造像,刀法洗练,线条流畅,堪称我国石窟造像艺术中的瑰宝,在中国古代造像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2年,飞来峰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飞来峰造像的保护是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字化考古调查,精准摸清飞来峰造像的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今后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十分有利。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国内承担过多项石窟造像数字化考古项目,如宁夏须弥山石窟、甘肃榆林千佛洞石窟等,并圆满完成了杭州市闸口白塔数字化考古调查项目,具有相当的研究实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鉴于本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决定参照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关于闸口白塔数字化考古和研究项目的实施方式,由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委托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采用其通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石窟寺考古中3D数字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形成的新方法来实施飞来峰石窟造像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成果将作为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本体档案资料。

  由于飞来峰造像丰富精美窟龛结构复杂、数量庞大,部分窟龛造像处于陡峭崖壁,整个项目拟分四期进行,一期拟选取16龛较具代表性的造像先行实施。暑假是灵隐寺游客参观的高峰期,很多龛窟地势较高,必须搭设脚手架才能进行采集。为了不影响游客的游览和更好地进行项目数据色彩管理工作,工作组主动将项目作业时间调整至晚上进行,脚手架当晚搭设,作业完毕后当晚运走,不给景区管理和游客参观造成麻烦。自7月中旬正式入场以来,截至9月上旬,联合工作组已完成16龛中12龛的外业采集工作,同时相关数据的内业处理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如果天气正常,有望9月底能够完成全部外业数据采集工作。(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