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遗址考古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为了进一步夯实考古工作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大遗址考古工作的质量,高水平推进国家文物局今年批准的大遗址考古项目、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研究“十三五”大遗址考古工作思路,湖北省文物局于8月24至26日在武汉召开了大遗址考古工作会议。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副局长王风竹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省考古所、武汉大学等4家考古业务机构、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部分地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项目领队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省考古所、武汉市考古所、荆州博物馆、武汉大学4家单位的13位考古发掘领队介绍了楚纪南城、盘龙城、八岭山古墓群等项目执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各地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同志讨论了“十三五”时期大遗址保护工作思路。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正在实施的盘龙城遗址考古与保护展示工程。

  黎朝斌在讲话中指出,目前,湖北考古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考古项目数量、经费支持力度、多学科支撑水平、政府重视程度来看,都处于历史最好阶段。他强调,大遗址保护,必须“考古先行”,大遗址考古工作的好坏成败,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的成败;大遗址的考古工作,要在理念和方式方法上有革新和突破。他要求,大遗址考古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要及时用于保护展示,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各考古业务机构与地方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遗产价值,结合国家和省级发展战略部署,主动与当地建设发展规划相统筹,谋划、凝练好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并给予考古工作更大的配合和支持力度。

  王风竹在会议总结时,分析了当前湖北大遗址考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强调要按黎局长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和突出大遗址考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要创新和提高考古工作水平,尤其是要加强新技术手段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拓宽研究视角,加强课题意识和宣传意识;各考古业务机构和大遗址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在科学、系统总结“十二五”工作基础上,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研究 “十三五”期间大遗址考古工作思路。他还就省文物局将要推动的考古重大项目、重大课题作了工作安排。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