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悠长风铃声里的崇福寺

  夕阳笼罩下的崇福寺有别样的韵味。无论朝代更替,还是兵燹迭起,这座距今1300多年古寺,历尽战乱后仍安详地坐落在喧嚣的尘世中。若不是奇迹,那便是释迦牟尼的无边佛法在庇佑着它。那朱墙琉璃脊饰以及山门前的砂岩双狮,仍旧默默守护着古寺千年的庄严。每当晨昏时分,檐下风铃悦耳,紫燕盘桓殿宇上空,是为整座寺庙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门一侧有一通碑文:“崇福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建于唐宗麟二年(665年),由尉迟恭奉敕建造……”于是这座古寺,便与鼎鼎大名的马邑名将尉迟恭关联起来。而早在显庆三年(658年)尉迟恭就弃世而去,谁知当初立碑的人怎么就让崇福寺的罩上英雄的光环,让崇福寺平添权贵的成份,而今更成了权威的定论,其中因由又怎么一言道尽?

 

  据碑铭介绍,崇福寺从山门依序起,金刚殿、千佛阁、钟鼓楼、大雄宝殿皆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规模与普通的寺院大致相仿,大雄宝殿当属主殿。金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公元1149),开国候翟昭度在大雄宝殿后面的中轴线上督造了弥陀殿和观音殿。各种琉璃脊兽、隔扇匾额、斗拱飞檐以及塑像壁画,其恢弘和瑰丽当仁不让地成为崇福寺的主殿,其构件之间互相衔接,处理得当,几乎达到无迹可寻的精妙地步,令人叹为观止。弥陀殿是标志性的辽金建筑构造承前启后,后来各类花样翻新的模式无不受到辽金建筑的启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弥陀殿的塑像和壁画最是灵韵和珍奇。但见佛坛之上塑起来的三尊主像,高达8米,弥陀佛居中高坐,左右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还有护法的金刚和温宛的胁侍。堪称一绝的是塑像身后14米高的背光屏,竟然不可思议地用柳条编织而成,线条细腻柔滑,图案浑然天成,光是弥陀佛的背光,数来便有13种栩栩如生的浮雕,作飞天曼妙的姿势。据考证得知,无论塑像还是背光,其灿烂的彩绘采用的是一种无比奇异的石色,历经八百余年依旧鲜艳如新,偶有几处明清时候的补绘,明显不如初始的光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弥陀殿的其他构件也烙印着与众不同的金代痕迹,如佛像须弥座下起着支撑的金刚,柱顶石上雕刻的西域番莲,乃至殿内坎墙遗留的精巧角楼,乃至殿顶辉煌依然的琉璃,等等这些,数不胜数,目不暇接,不充满着莫测奇巧的奥秘。

 

  崇福寺留给后世的还有木雕楼阁形佛龛,唐、辽、宋几代石雕造像以及北魏千佛石塔等等。对于它的神韵和内涵是不言而喻的,这座隐于闹市的千年古寺不愧是朔州走向开放的文化名片。它以其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为观光者提供了一个景观与历史相结合的自然古朴、壮观豪迈的独特视角,使之既能感受古寺古色古香、幽深宁静,又能欣赏艺术瑰宝,领略辉煌灿烂、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