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推进文物周边风貌整治 天坛年内亮出坛墙

  记者昨日(2月18日)从东城区“十三五”规划有关情况介绍会上获悉,未来五年,东城区将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区长李先忠透露,目前仅剩天坛南坛墙没有修缮,待周边简易楼腾退后将进行修补,年内天坛坛墙将可完整再现原貌。

  李先忠表示,东城区将以首善标准保障首都核心功能,打造首都历史文化的“金名片”。据他介绍,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未来五年,东城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率提升至80%。其中,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行动计划,完成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保护修缮,全面完成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保护修缮工作,恢复鲜鱼口街区历史风貌,打造古都市井民俗展示窗口。

  备受关注的天坛周边风貌整治,今年将有较大突破。李先忠称,今年将亮出天坛坛墙,整体恢复天坛风貌。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自从去年10月份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项目预签约启动之后,已经有住户逐步搬离天坛。在所涉及的项目完成腾退之后,整片贴墙而建的房屋将被完全拆除,天坛南侧坛墙将逐步亮出。

  东城区风貌办主任刘景地介绍,天坛内坛墙周长为4200米,目前东西北三面坛墙都完成了修缮,只剩下了南侧的坛墙。由于之前几十年这里存在着不少私搭乱建的房屋,对内坛墙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破坏,现在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这些墙体进行修补。今年围绕南坛墙还将建一个开放式的步道。

  刘景地表示,随着天坛周边简易楼的腾退以及坛墙的修复,不但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还将提升天坛周围的旅游和观光品质,对于恢复天坛整体的历史风貌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刘景地还介绍,未来五年,东城还将继续推进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其中包括东堂子4号、6号,宁郡王府,清末太医院等文物及具有保护价值建筑的腾退修缮,加强历史建筑调查及保护,完成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推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合理使用率达到60%。年内还将完成玉河南区河道恢复工程及临汾会馆、长巷三条1号的修缮。

  亮点  “十三五”净疏解13.7万人

  北青报记者获悉,东城区“十三五”期间,常住人口控制在77.4万人,实现净疏解13.7万人。

  针对现有平房区的管理,东城区城管委主任韩卫国介绍,区内现有平房区面积约为12.82平方公里,涉及12.7万户、32.4万人。今年东城区将在前期朝阳门、东四街道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平房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

  今年,安定门、交道口、景山、东华门、北新桥、东四、朝阳门、建国门、前门、体育馆路等10个平房区街道内实施物业管理,争取在一季度制定具体计划,二季度开始推行,全区平房区物业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80%左右。

  此外,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玉玲表示,“十三五”期间,辖区内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全部转型成中小学的课外教育基地和市民大课堂的教育基地,实现公共服务工作的功能疏解。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