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东赵遗址开放 系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走进考古发掘现场,是很多人的愿望。12月27日,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郑州东赵遗址对外开放,5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萌娃成首批参观者,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来看看萌娃们有啥收获吧!

  “快看,那是啥?”上午10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50名孩子乘车来到郑州市高新区沟赵乡东赵村南侧的一片空地上,面对一格格考古探访,孩子们十分兴奋。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分成两组,先后来到考古发掘现场。

  “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古代的城墙,距离现在将近4000年了。这里是古代的河流;再看这个圆形的土坑,这是古代的垃圾坑……”听着考古人员的解释,虽然寒风凛冽,但孩子们热情高昂,他们一个个问题随口蹦了出来:你怎么知道这是古代的城墙呢?为什么说它是古代的垃圾坑?这个沟沟,你为什么说它是古代的小河?

  面对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考古人员变成了历史老师,为孩子们详细解答。

  这处遗址是如何发现的?又有什么价值呢?

  “2012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勘探与连续性考古发掘,一直持续至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在该遗址共发现了大、中、小3座城址,跨度2000多年,其中最早的城池,所处年代约公元前1900年。

  据悉,该遗址还清理出城壕、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祭祀坑区、灰坑、窖穴、水井等重要遗迹,还出土了非常丰富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夏、商、周时期的精美遗物。

  在现场,孩子们也有幸拿起了小铲子,在考古人员的指导下,当上了“考古队员”,亲自下手进行发掘。而在一间文物修复室,孩子们自己动手,拼对文物碎片,他们还有幸在文物修复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文物碎片的修复过程。

  一位小朋友说,考古发掘时时都会有新发现,希望自己长大了能够成为考古队员。

  据悉,有幸来到现场的50名孩子,均是“性格养成计划”大型公益活动的参与者。

  ■相关链接

  东赵遗址

  专家们认为,东赵遗址延续时间长,年代序列相对完整,对夏商时期年代谱系或郑州西北的区域聚落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依据。它的发掘对于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原所长、学部委员刘庆柱评价说,东赵遗址发现的大、中、小3座古城遗址,为进一步厘清夏商时期的时空关系有着重大意义,也为探寻我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佐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