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绘制民间收藏、鉴赏、流通生态圈

  21世纪被喻为私人博物馆的世纪,专家估算,民间收藏人数逾亿。然而,在乡村却鲜有民间藏品交易展示平台。

  日前,绍兴柯桥区湖塘街道香林村的古艺今藏艺馆开全国农村之先河,邀请故宫、国博权威专家及全国百余藏家,举办藏友互助交流会,并在现场开展鉴宝活动,为草根藏品寻找流通出路。

  绍兴民间收藏群体庞大

  有业内人士戏语,“如果在绍兴市区解放路上扔一竹竿,说不定就会打到一个收藏者。”这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也说明了绍兴民间收藏者队伍庞大,群体广泛。市区的几处古玩市场,每年人流量以数十万人次计。

  日前,全国各地的民间收藏家,带着各自的宝贝慕名来到香林村的“古艺今藏”。青铜器鉴定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马秀银,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古器部陶瓷组组长陈润民,以及其他应邀而来的专家,现场为大家鉴宝。尽管民间藏家手里的藏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民藏都属于“普品”,但现场也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藏品。工作人员一一对这些藏品进行登记。

  “古艺今藏”是一家集古玩艺术品鉴定、评估、展览、竞买、网拍、线下交易于一体的新型民间藏品交流平台。占地4000平方米,旨在通过筑巢引凤,创建“民间收藏顾问团”“藏友会员俱乐部”等互助组织,摒弃门户之见,推行开放式鉴赏,共同打造民间收藏净土。

  “‘花香’‘酒香’‘佛香’,被称为香林三香,如今利用闲置厂房引进‘古艺今藏’文化项目,又为香林添了‘艺香’。”香林村所在的湖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草根藏品难进拍卖机构

  近10多年来,我国私人博物馆、艺术馆进入迅猛发展期,前者重在藏古,后者意在纳今,看似不同的艺术之行,在同一个时代相映生辉,彰显了民间艺术品市场的蓬勃活力。

  有不少收藏家称,股票、房地产、艺术品——在目前公认的三大投领域中,艺术品是唯一保持持续良好发展势头的投资项目。

  但是,普通民藏要想进入国内一些大型的拍卖机构却很难。有的民间藏品即便不是文物,因做工精致,同样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很多收藏家希望有一个秩序良好、信息透明的平台。

  “古艺今藏”民间收藏平台的出现,让民藏从地下走向地上,由暗流变成活水,让艺术品的收藏、鉴赏、流通不再受一时一地之限制,让艺术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让普通百姓有机会参与艺术品的收藏。

  经过前期的调研,“古艺今藏”已于11月试运营。负责人纪延东称,民间收藏是一个小门类,真实存在了几千年,也是特殊的财富和文化载体,他希望为藏家手中成百上千年的宝贝,搭建一个合法、公正、透明、有效的展示和流通平台。

  乡间民藏寻找流通出路

  “古艺今藏”这个民间平台到底如何运作?

  纪延东介绍,艺术品的鉴定有严格规范的程序,古代艺术品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但由于流通受限,因此海量的民间藏品,其文化价值和财富价值都很难得到体现,亟须更多合法、公开、公正的交流渠道和平台。

  藏友可以采用有租展交易、寄存销售和物物交换三种方式利用该平台。

  租展交易指的是经双方友好协商,在不改变藏品所有权的基础上,对藏品进行有偿有期限的租用展览,有合适机会并征得藏品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出售。

  寄存销售则是个人和集体可将得到认可的藏品寄存到艺术馆委托管理,艺术馆无偿做好科学保护,在征得寄存人同意的前提下可合理利用亦可进行销售。

  另外,藏友还可以通过协商并依照有关规定,将个人藏品与艺术馆馆主的藏品进行交换。

  纪延东称,作为民藏交流平台,力求诚信、公开、透明,将公示艺术品真实的信息,构建古今民间收藏艺术品的收藏、鉴赏、流通生态圈,使艺术品实现价值回归。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李书帝表示,农村办这样的民间收藏交流平台,在全国尚属首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