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初步完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给文物拍照,也是普查工作的要点之一

 

  巴中到底有多少件可移动文物?11月2日,晚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历时近3年的巴中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初步完成。截至目前所普查的数据,全市共有可移动文物(含藏品)93607件,新发现文物61件,大部分为革命文物。

 

  全市共有9万多件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此次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我们对全市所有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共调查国有单位2009家,其中有可移动文物藏品的单位12家,其中文博单位就占11家。”市文物专家、市文物局负责人汪信龙介绍,在未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前,他们了解到的数据为全市文博单位所统计的。

 

  经过本次普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可移动文物(含藏品)93607件。

 

  新发现文物61件大部分属革命文物

 

  据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张倬介绍,可移动文物普查与经济普查的入户登记和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调查方式不同,主要采用单位自主申报,若针对一些已经有数据记录的文博单位,其文物信息将批量导入数据。

 

  “普查前,我们向全市2009家国有单位发放了调查表,通过收集数据、回访、上门调查等各项工作开展,经3年时间的调查摸底,共新发现可移动文物61件,大部分属于革命文物。而全市的可移动文物基本在文博单位,目前这些文物都完成了名称、类别、保存状态等14项信息的记录,每件文物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张倬介绍,普查的目的不仅仅是调查统计文物数据,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好发挥文物信息的价值和作用,服务人民群众。

 

  普查数据已通过省级验收

 

  “本次文物普查的成果可用‘硕果累累’来形容。在93607件文物中,珍贵文物就有4259件(套),填补了我市多项文物空白,从多角度理清了古巴州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证明了巴中在历史上是富裕繁华之地。”汪信龙说。

 

  “普查工作已开展了近3年时间,各级政府、普查相关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普查工作,成果来之不易。”汪信龙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全面通过了省级审核验收。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普查第三阶段中心工作,扎实开展数据和资料的整理、汇总,发布普查成果。此次普查工作将持续到2016年结束。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