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活化石——阆中古城的清代四川贡院

阆中贡院一角-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考场情景再现-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拜主考、监临大人,鞠躬!”身着秀才服装的游客文字彬彬走进考场,威严的主考大人坐在太师椅上一脸严肃,威风凛凛的兵卒手持武器守卫考场,这是为了让游客感受科举文化正在阆中著名景点——清代四川贡院里进行的“秀才赶考”表演场面。

 

  古代考生参加科举考试可不轻松,考生要经过搜身等程序,再拜见主考大人,监考的官员宣布考场纪律后,考生按照号牌进入考舍。考舍其实比牢房好不了多少,被隔成若干个小格子,就成了考室。每间考室仅可容身,有进出小门一道,正中墙头有小窗一扇,房顶置亮瓦和气孔。考生们要在考舍中经过三天两夜的漫长考试,吃喝拉撒全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三天两夜!我们的先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经历了身心的考验,不论是考中状元、进士、举人,还是一无所获,他们都是成功者,他们的每一位都值得我们尊敬和景仰。

 

  位于阆中古城的清代四川贡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科举博物馆。贡院主要由大门、考棚、致公堂、明远楼等建筑组成的四合庭院建筑,是研究我国古代科举建筑、科举制度、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和展示场所。阆中贡院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都是号房。考试时按天、地、玄、黄……编号,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与大门相对的正厅是一楼一底的殿堂,是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地方。庭院中是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点,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斋舍为一楼一底四合院,楼下庭院纵贯走向,显得协调、肃穆。

 

  贡院就是封建社会为皇帝选拔人才的地方,只有用于省考和国家礼部考试的场所才能称为贡院。清朝初年,全川未靖,阆中先入大清版图,四川省省会设于阆中长达17年,在阆中举行了四科乡试,因在秋天举行考试,又称“秋闱”。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