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物遗存星罗棋布带你探寻民间的珍贵遗产

温州文物遗存星罗棋布,亮点众多。市博物馆副馆长高启新认为:我市最突出的文化遗存,在物质遗存方面,当推省内唯一一处由民间自发兴建的抗倭城堡——永昌堡,在非遗方面,则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项目的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

历经450多年沧桑岁月的永昌堡,已经成为温州的文化地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历经450多年沧桑岁月的永昌堡,已经成为温州的文化地标。 项绍雄 摄

  

  温州文物遗存星罗棋布,亮点众多。市博物馆副馆长高启新认为:我市最突出的文化遗存,在物质遗存方面,当推省内唯一一处由民间自发兴建的抗倭城堡——永昌堡,在非遗方面,则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项目的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

 

  永昌堡


  私家城堡军民两用的典范

 

  坐落于龙湾区永中街道的永昌堡,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墙南北长778米,东西宽445米,城高8米,周长2688米,用石块斜垒。放眼望去,城外悠悠的护城河环绕着古城堡,城内依河成街。散落在街边的古民居错落有致。

 

  永昌堡内面积有0.34平方公里。城中有城堞908个,敌台12座,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城内开有两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并筑有形式各异的桥梁,以利乡民往来。堡内原有水田100多亩,危急时可生产自救,不怕久困,足使军民两安。

 

  “永昌堡的修筑,体现了效能与效益,是中国私家城堡军民两用的一个成功典范。”在高启新看来,这座历经450多年沧桑岁月的民建城堡,是温州重要的文化地标。

 

  元末明初,我东南沿海深受倭患。龙湾地处瓯江入海口,背山面海,担负着温州府城的拱卫之责;加之其盐业发达,农渔丰饶,成为首当其冲的海防前线。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寇,龙湾人民不愿坐以待毙。英桥王氏族人王叔果和王叔杲两兄弟会同族中父老,捐金7000余两,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动工,不分昼夜寒暑,仅用11个月就完成了垒石填土达10万立方的抗倭城堡。这座民间自发兴建的私家城堡,与宁城所、永兴堡形成三足鼎立的抗倭格局,构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

 

  今日,当我们触摸斑驳的城墙,流连于小桥流水的美景,依旧能感受到瓯越先民的匠心独具。

 

  为了保护永昌堡的风貌,龙湾区政府成立了永昌堡管委会,按照“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通过政府投入、旅游机构参与、招商引资等方式,在保留原有活态的生活氛围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将部分居民迁出城外,以打造“江南第一堡”为目标,展现具有明代建筑特色、军事色彩和丰富人文内涵的古堡风光。

 

  永昌堡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谢荣乐告诉记者,保护堡内的历史人文风貌,有一套严格的执行法则。例如必须按照专家的指导,对遗迹原样恢复,并采用当地的传统建筑工艺和材料,做到“修旧如旧”;对现有影响文物的建筑物一律拆除,新建建筑一层檐口高度不得超过3.5米,二层不得超过6.8米,三层则要控制在10米之内等。

 

  谢荣乐透露,接下来将继续修缮古民居,并打造“月光经济”,开启永昌堡的夜游模式。此外,还要实现堡内WIFI全覆盖,打造“智能城市,智能旅游”。

 

  编梁木拱桥营造


  濒危技艺重现生机

 

  列入人类非遗项目的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有着一个让人动容的故事。

 

  时间回溯到2003年仲夏的一天,原市文保员薛一泉在建于1925年的泰福廊桥栋梁上发现一行悬楷小字:绳墨董直机。“绳墨”是廊桥主工匠的别称。薛一泉想:如果当年建桥的是个年轻师傅,现或许还健在。

 

  薛一泉四处寻访,终于在岭北乡村尾村找到了时年79岁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董直机老人。

 

  老人与廊桥结缘已有70多年,他拥有的编梁木拱桥桥筑造技艺是泰顺廊桥中工艺最精绝的一种——不用钉铆,只需用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

 

  老人的廊桥梦缘自童年时代:13岁时在福建寿宁县做客,被当地修建的一座廊桥吸引,好奇地守在师傅身边,半个月后,师傅把他当成传递工具的小帮手,而他则将廊桥建造的技术全部熟记于心。

 

  为了实现造桥的心愿,董直机在17岁那年,毅然选择了学习木工手艺。然而,他所建的泰福廊桥并不是木拱桥,而且只参与了廊屋的设计建造,没有做过桥身。

 

  当泰顺县发现传统木拱廊桥工匠的消息传开,浙江卫视对老人作了访谈。在节目中老人说得很坚决:“我能造桥,但最大的困难是缺少经费,只要经费能保证,别看我老,照样能把桥建起来。”

 

  从杭州回到泰顺后,老人总想到电视上的誓言,担心造桥资金无处筹措,会失信于人,内心纠结不已,竟引发了脑中风。幸运的是,手术出奇顺利,老人回家只休养了三四个月,就康复了。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的董直机,对修建廊桥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

 

  他的心愿,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2004年9月,由董直机主墨的一座运用传统工艺建造的编梁木拱廊桥——同乐廊桥正式动工兴建。那一天,开工的第一斧落在新选的桥梁上时,老人想到60多年来的艰难守望总算梦想成真,热泪犹如断线的珠子悄然跌落在衣襟上。

 

  2005年10月,同乐桥顺利竣工。新建的同乐廊桥总长36米,高14米,宽5.8米,造价为40多万元。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利用现代设备和方法,只用一把小小的墨斗和刀斧凿锯。同乐廊桥运用传统工艺,109条木梁衔接处,没有用一枚铁钉。

 

  如今,为了不让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术失传,老人在村尾村成立了“国家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工作室,传承人队伍从原来的1人增加到36人。他们积极新建木拱桥已达18座,使得这门濒危技艺日趋活态。

 

  【声音】

 

  杨律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工):古城里有原住民,有生活的延续,这样非常好,很多地方改造完了,就一点生气都没有。我觉得这一点,温州处理得挺好的。

 

  谢荣乐(永昌堡管委会工作人员):永昌堡保护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挖掘和弘扬永昌堡历史文化内涵,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活态展示,同时要增强居民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居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现在,堡内的一些王氏族人和老人协会的当地人,都特别热情,他们献计献策,无偿帮忙,热情度丝毫不低于工作人员。

 

  陈女士(永昌堡居民):房子变漂亮了、河水变清了、路面变干净了,这是我最直接的感受!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手工”是“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核心。大部分非遗形态,都是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产生的。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需因地制宜,因材施艺,依俗而为,备物致用。在不违背手工生产规律、不扭曲其自然演变趋势的前提下,将传统技艺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使其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阮静(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繁多,地域色彩浓郁,犹如一座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化大观园。它积淀丰厚,既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承载着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内涵。

 

  曾加快(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传承人):我们师傅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已出现老化和断层,所以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学习造桥技艺的队伍中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