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文保单位茂新村御史中丞第变身文化礼堂

      5月中旬,修缮完工的区级文保单位——古林镇茂新村御史中丞第正式被打造成文化礼堂对外开放,由宋至清的90位鄞籍御史“组成”文化长廊、御史亭、廉政壁,明代御史林栋隆的工作、生活场所复原,展现了底蕴丰厚的廉政文化。

      “御史中丞第,敷文待制家。”御史中丞第为区文管办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鄞州区唯一的晚明官宅,其格局保存之完整在全市也不多见。2014年御史中丞第的修复工作启动,而村里也开始建设文化礼堂,区文管办就和村里合作,通过挖掘林氏家族5位“御史”及鄞州90位御史的廉政故事,打造文化礼堂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展陈馆。

      文保单位御史中丞第的修复和文化礼堂打造的结合,是鄞州区合理利用、保护及拓展文物内涵的一种新的尝试。同时,通过实物遗存及家族文化的挖掘,并以90个鄞籍御史为线索,来展现鄞州的廉政文化,不仅内涵丰富,且载体新颖而有创意,也是鄞州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一大亮点。

      在古代,御史的职责只要为负责监督中央官吏和弹劾百官犯罪,审理刑事案件等。走进御史第大门,迎面而来的林栋隆雕像背后,是一道别出心裁的“廉政壁”,壁上题写“廉”和“法”两个大字,两字之间是一幅“獬豸望月”图。獬豸,古代独角神兽,我国传统文化中执法公正的化身。

      御史中丞第,为左右厢房,前后两进的四合院格局,复原林栋隆当时的生活细节,打造了庖厨、膳堂、客厅、女室、卧室、办公室等组成的林栋隆纪念馆。和院落一样简朴的家居布置,体现了林栋隆清廉的气节。在客厅,墙上是林氏林可成、林祖述、林栋隆等5位御史的事迹,“华堂春暖碧玉耀光辉,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的对联,配着来自区文管办馆藏国家二级珍贵文物清代黄慎所绘的《钟馗图轴》复制品。女室里有卧榻、古琴、十里红妆家具等女性特色外,还特别介绍了林氏的两位女子:嫁给巡抚张邦彦,在张死后守节三十四年的林氏女子和嫁给林勉的袁灼之孙女袁氏,袁氏27岁时丈夫去世,她一心教子成人,被时人称贤。

      林隆栋纪念馆门口的石雕艺术,以缠枝莲纹为主,突出“清廉”的寓意。门口设置警钟、大鼓,在内院天井, 有“浩然正气”石匾和仿造的龙头宝铡。在林栋隆办公场所,有他办公的场景展现,还有出差用的大案箱、随身携带的小案箱和马鞍等物,显示御史工作的辛苦奔波。纪念馆最大的一个房间,辟为御史讲堂,陈列着“诚信自律”“明镜高悬”“明鉴反腐”“清正廉明”等古代廉政故事为题材的壁画。

      御史中丞第后面的林氏宗祠,为清早期建筑,朴素的官式“营造法式”和佛手、仙桃、石榴、灵芝如意等吉祥图案的雕刻,圆雕草龙纹雀替,既体现了当时的建筑特色,又体现“御史故里”的廉洁之风。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