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

      日前,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甘肃省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为了进一步构建甘肃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助推“一带一路”发展大局,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新要求,结合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博物馆条例》规定,甘肃省抢抓政策机遇,决定实施以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为基础,以遗产展示和文化传承为核心,以博物馆建设为载体,全面展现甘肃历史文化风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历史再现”工程。

      《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任务分期、政策措施、管理要求、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对全省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利用方式进行了创新探索,对如何更为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用和综合效益进行了科学擘画,搭建起了系统完整的顶层设计架构。《意见》提出,“历史再现”工程将按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布局,通过推动建立统一的徽号标识,统一授牌认定,定期发布甘肃博物馆名录等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各类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和“乡村记忆”博物馆,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大遗址展示利用模式和遗产资源富集地区博物馆规模化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的保护管理和展示服务水平,使甘肃珍贵的文物资源和多彩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和均等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达到在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甘肃全省的博物馆网络体系,成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的总体目标。

      甘肃“历史再现”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2015年为启动建设期,2016——2020年为重点发展期。2015年主要任务是存量认定,将其他行业和民间已经存在、具备博物馆宗旨功能的各类实体机构纳入全省统一的博物馆运行管理体系进行规范管理。同时按照博物馆分类开展试点,启动实施一批重要文化遗产展示工程和博物馆建设项目,拓展甘肃省博物馆体系空间和数量类型,实现“历史再现”工程的顺利开局,并为未来5年的重点发展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