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物亮相西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梁庄王墓金器(金锭) 记者 窦翊明 摄

 

       明代的国库金锭有多重,南澳一号上打捞出的外销瓷有多美? 昨日上午,记者从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获悉,210件代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文化特色的明代文物,将于本月15日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亮相,这将是西安第一次举办大型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

 

  明代国库金锭重达50两

 

  因为正在布展,昨日记者在曲江艺术博物馆修复室里,见到了几件将要展出的重器,其中一块带有铭文的明代金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金锭呈斧头状,与金元宝的外形大相径庭,锭身上的铭文为“永樂七年四月日西洋等處買到八成色金壹錠五十兩重”。

 

  据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周天游介绍, 这块金锭出土于湖北梁庄王墓,当时一共出土了两块,这是其中一块,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也只发现了两块这样的金锭。

 

  金锭上的铭文说明,金锭是用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所带回的金子为原料制成。周天游说:“这样的金锭在明代,应是国家金库储备金,之所以会在梁庄王墓里被发现,有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皇帝给他的赏赐。”

 

  南澳一号外销瓷别具风格

 

  这次展出的瓷器以广东省博物馆藏外销瓷为主,其中有“南澳Ⅰ号”出水的明万历青花瓷精品、有马来西亚发现的“万历号”克拉克瓷,还有被欧洲称为“中国白”的德化白瓷精品,其独具一格的装饰技艺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情况提供了珍贵资料。

 

  这些外销瓷器多为当时福建、广东的民窑所生产,尽管在烧造技术和水平上可能无法与官窑瓷器相比,但瓷器的器型及纹饰,与官窑瓷器有明显差别,也别具风格。

 

  周天游说:“这是为了迎合外国人审美烧造的瓷器,包括盘、碗、罐、瓶等多种器形。当时在世界各国的上流社会里,无不以珍藏中国瓷器为荣,这也促进了沿海一带外销瓷生产的发展。”

 

  金如意再现明代精湛工艺

 

  在展品中,有一件一尺多长的金如意,造型和工艺都堪称精美。这件金如意通身由黄金打造,装饰部分使用累丝工艺镶嵌宝石而成,将金抽成细丝,以堆垒、编织等技法制成。如意头上镶嵌着一块手掌大小的和田玉雕件,柄上则镶嵌了上百颗红、蓝宝石。

 

  周天游说,这种累丝镶嵌工艺在明代以前很少出现,进入明代后才大量出现,且在永乐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很有可能是郑和下西洋时期从国外引进而来的。

 

  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大量关于陆上丝绸之路的实物资料,曾多次举办过陆上丝绸之路文物展。据曲江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陕西从未举办过海上丝路相关文物展,这次是海上丝绸之路文物首次到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举办展览。

 

  展览计划于5月15日开幕,展期至今年11月。这批文物在西安展览结束后,还将到港台地区和国外进行巡展。在西安展览期间票价为30元/人,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曲江博物馆将提供100张赠票邀您参观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同时还可免费欣赏该馆价值350元的壁画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