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资源云和打造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梅湾村是浙西南革命老区之一,也是云和红色旅游的主战场。1937年至9月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所属曾多次经过梅湾村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中共梅湾支部在此成立,为云和县最早建立的中共农村支部,2001年于梅湾村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云和积极培育生态休闲产业,不仅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也推动了街道生态休闲产业的提档升级。

      连日来,天气晴好,云和县元和街道的村民们拿出自备的土特产,忙碌着接待“五一”小长假游客潮。

      “这几年每逢节假日村里游客特别多,所以我们家也开起了民宿旅馆,不仅将家里闲置的房子用起来了,收入增加了。”民宿游的不断升温,让元和街道梅湾村村民邱树根的生活愈加红火。

      梅湾村是浙西南革命老区之一,也是云和红色旅游的主战场。1937年至9月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所属曾多次经过梅湾村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中共梅湾支部在此成立,为云和县最早建立的中共农村支部,2001年于梅湾村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云和积极培育生态休闲产业,不仅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也推动了街道生态休闲产业的提档升级。

      “这是我们新修缮的苍松古道、红军古道、红军亭和飞瀑亭,我们村的旅游资源是越来越丰富了。”梅湾村村委会主任潘万伟一路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一批新修缮的旅游景点,认真地介绍着村里生态旅游业的新变化。随着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兴起,梅湾村深入挖掘“红色旅游”内涵,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并修建了通景公路、入口景观、纪念室、毛氏祠堂,发展了农家乐,不断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产业,2009年还被评为省级特色旅游村。

      云和着眼全局,将梅湾作为精品游路线的重要支点,结合现有生态人文资源,大力挖掘红色文化,着力将风景宜人、文化深厚、历史厚重的“红色梅湾”打造成为3A级风景区。

      在挖掘红色资源的同时,云和巧用生态资源,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与梅湾相邻的包山村和竹坑村成了城市游客徒步登山游最为喜爱的一条线路之一,“梅、包、竹”一路走来,风光秀丽,山峦叠翠,地形奇峭,不仅满足了“驴友”对于登山地形的需求,也使游客感受到了“山水家园”的秀丽风光。而在包山南涂区块2000余亩的连片种植植物,元和街道准备在此地块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建立农业观光园,又将为生态旅游新增亮点。

      除此之外,随着国际生态休闲养生文化村等全县重点项目在街道辖区建设,村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资源不断得到保护和利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旅游业也日渐兴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